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异位症
  • 2篇原发性
  • 2篇造影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巨块型
  • 2篇巨块型肝细胞...
  • 2篇块型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机构

  • 4篇沈阳铁路局中...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沈阳铁路局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张宇
  • 4篇杨海山
  • 1篇赵文莉
  • 1篇陈淑华
  • 1篇张虹
  • 1篇赵艳
  • 1篇赵英杰
  • 1篇邹杰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附一例报告)
1997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附一例报告)沈阳铁路局总医院(110032)磁共振室张宇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张虹女,40岁。痛经七年,经CT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丹那唑”治疗,症状明显缓解。近一年来下腹胀痛。服药症状不缓解而入院。查体:右...
张宇张虹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CT
老年人十二指肠外生型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1999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外生型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6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检查,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6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1)肠腔狭窄和外压改变;(2)十二指肠腔外肿块;(3)肿瘤坏死和溃疡;(4)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5)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杨海山赵艳张宇
关键词: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与血管造影检查的对照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MRI与肝血管造影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于MRI检查后10日内行肝血管造影检查的HCC患者66例。MRI采用SE序列,矩阵128×256,层厚5~10mm,层间隔1mm。T1加权像:TR=530cm,TE=15ms,T2加权像:TR=2000ms,TE=80ms。肝血管造影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技术,行肝动脉和间接门静脉造影。结果:(1)MRI信号强度改变(T1、T2):极低、极高;等、等;低、高;低、极高。内部信号多为不均匀。(2)肝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供分为多血供和少血供。肿瘤染色表现为均匀染色、不均匀染色和轻微染色(3)门静脉内瘤栓:MRI和肝血管造影显示率无显著差别。(4)肝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与静脉分流的病例在MRI上表现为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模糊不清;病灶一侧轮廓不规则;肝段或肝叶信号强度改变病灶边缘流空血管增粗、增多。结论:HCC的MR成像与肝血管造影表现有相关性。
杨海山张宇
关键词: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的MRI与血管造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 (MHCC)的MRI和肝血管造影所见征象进行对照研究 ,探讨MHCC的MRI与肝血管造影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5 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 ,经MRI检查后 1周内行肝血管造影检查 ,MRI采用SE序列 ,矩阵 12 8× 2 5 6 ,层厚 5~ 10mm ,层间隔 1mm。肝血管造影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技术 ,行肝动脉和间接门静脉造影。结果  (1)MRI和肝血管造影在显示门静脉内瘤栓或肝静脉内瘤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肝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与静脉分流的病例 ,在MRI上表现为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模糊不清 ;病灶一侧轮廓不规则 ;肝段或肝叶信号强度改变 ,病灶边缘流空血管增粗、增多。 (3)SET2 WI呈现高信号者与肝血管造影的肿瘤染色区相符合。
张宇杨海山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造影术肝肿瘤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1995年
VonHippel—Lindau综合征沈阳铁路局总医院放射科(110032)陈淑华,邹杰,赵英杰,张宇患者,女,35岁。于1993年3月以头痛、呕吐、走路不稳为主诉入院。CT检查,诊断为小脑肿瘤,半年后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血管网状细胞瘤。一年后又...
陈淑华邹杰赵英杰张宇
关键词:HIPPELLINDAU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MRI诊断10例
1995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MRI诊断10例沈阳铁路局总医院(110032)磁共振室张宇随着MRI的临床应用,逐渐认识到MRI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有独到之处。本院经MRI检查诊断10例,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M...
张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NMR成像
原发巨块型肝细胞癌的CT表现
1999年
笔者对55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CT平扫与动态增强及肝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比较了CT平扫与动态增强的影像表现,探讨了动态CT扫描的特异性征象及其产生的病理基础,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和判定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关键词:肝细胞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广泛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近10年来肝脏的动态CT增强扫描逐渐开展,为探讨中晚期巨块型肝癌CT,平扫与动态增强的特点,本文总结55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55例原发巨块型肝细胞癌,男48例。女7例,年龄:19-71岁。诊断符合1990年全国肝癌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超声,CT平扫与动态增强及肝血管造影检查。55例病人血甲蛋白(AFP)检测,AFP>50μP/L为阳性,AFP<50μG/L为阴性。阳性者48例。既往有慢性肝炎病史28例,伴肝硬化20例。55例患者均经1~5次不等肝血管造影及肝动脉栓塞治疗,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8例肝穿活检细胞学检查证实,余者在1~5年随访中肝内出现新的肿瘤、门脉瘤栓、肿瘤转移及门脉高压大出血等肿瘤并发症而死亡。CT扫描机为岛津5000T型,矩阵:?
张宇杨海山赵文莉
关键词:肝细胞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