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
  • 1篇移植术
  • 1篇翼状胬肉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母细胞
  • 1篇视网膜母细胞...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胬肉
  • 1篇网膜
  • 1篇网膜母细胞瘤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李娟
  • 2篇高自清
  • 2篇周琦
  • 2篇王剑锋
  • 2篇秦梅
  • 2篇岳晓丽
  • 1篇陈琨琨
  • 1篇代应辉
  • 1篇郁佳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61眼翼状胬肉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后,取颞上方球结膜覆盖于胬肉切除后暴露的巩膜面,做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结膜植片及结膜和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有无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切除翼状胬肉,随访6~24个月。术后1周结膜和角膜创面完全修复。随访期间,复发3眼,表现为鼻侧球结膜或角膜创面有胬肉及新生血管长入,复发率为4.9%。结论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好,复发率低,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手术方式。
周琦陈琨琨高自清岳晓丽李娟
关键词:翼状胬肉移植术
MMP-9和NF-κ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κB,NF-κ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RB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MP-9和NF-κB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7例RB患者石蜡包埋标本进行MMP-9和NF-κB表达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7例RB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46.8%,与RB的分化程度(P<0.05)及有无视神经浸润(P<0.05)相关。(2)NF-κB在RB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8%,与RB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有无视神经浸润无相关性(P>0.05)。(3)RB中NF-κB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RB组织中MMP-9高表达。NF-κB在RB中被激活。RB中NF-κB表达与MMP-9表达相关,NF-κB激活后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RB的浸润、转移。二者表达的检测可以作为反映RB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
郁佳王剑锋秦梅岳晓丽周琦李娟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转录因子-ΚB
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均采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2眼中手术完全成功28眼,条件成功2眼,失败2眼,手术成功率为93.8%。术后25眼视力有所提高,2眼丧失视力,其余患者保持术前视力,未有明显变化。28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眼眼压在术后3个月、4个月时升高,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以控制;2眼眼压高于30mmHg(1kPa=7.5mmHg),二次手术后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结论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代应辉李娟王剑锋秦梅高自清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