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麻醉
  • 2篇麻醉管理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切除...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直视
  • 1篇心脏直视手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内膜剥脱...
  • 1篇移植术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史春霞
  • 2篇李立环
  • 1篇王越夫
  • 1篇姚允泰
  • 1篇杨静
  • 1篇杨大烜
  • 1篇王古岩
  • 1篇昌克勤
  • 1篇刘明政
  • 1篇王剑辉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重点。方法我院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连续进行该类手术68例,68例患者均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合并房颤。其中男性25例、女性43例,年龄(54±11)岁,体表面积(1.68±0.18)m2,术前房颤的持续时间为(32±22)个月。手术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在瓣膜置换的同时直视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常规行食道超声检查,并应用洗血球机(cell saver)行自体血液回收。术后如无禁忌,常规应用胺碘酮防止房颤复发。结果全组68例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2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术中射频消融时间(20±6)min ,体外循环时间(113±44)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81±35)min 。术后机械呼吸时间(18.8±8.8)h、ICU停留时间(50±51)h、24 h胸管引流量(570±312)m l。术后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1例,意识障碍1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放置永久起搏器3例,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2例,全组无肾功能衰竭、无死亡。出院前有35例(55%)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结论掌握射频消融的方法和原理,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加强心律(率)的管理和血液保护,是麻醉和围术期管理的关键。
王古岩王越夫昌克勤杨静张磊杨大烜史春霞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射频消融麻醉管理
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病人血栓内膜剥脱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09年
本院1997年-2008年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病人52例,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33。67岁,术前心功能Kfllip分级Ⅱ~Ⅳ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必要时静脉注射小剂量咪达唑仑,根据病人心功能状况和麻醉诱导中血液动力学变化调整给药剂量。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并放置Swan.Ganz导管。术中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鼻咽温和膀胱温。麻醉维持:以大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为主,必要时吸入低浓度异氟烷或七氟烷。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或停循环条件下,行双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体外循环期间维持红细胞压积18%.25%。缓慢复温,保持鼻咽温与膀胱温之差小于5℃。停体外循环时维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体外循环后,给予相应的循环和呼吸支持,并行抗肺动脉高压处理。术毕循环和肺气体交换功能稳定后送外科ICU。肺血管血栓内膜剥离后肺出血6例(12%);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5例(67%);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4%);术后感染4例(8%);术后住院死亡8例(15%)。
史春霞刘明政李立环
关键词:肺性动脉内膜切除术麻醉
不同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 )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 CABG患者75例,年龄46~72岁,体重57~90 kg ,性别不限, 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 n=15):对照组(Ⅰ组)、持续1.7%七氟醚后处理组(Ⅱa组)、持续3.4%七氟醚后处理组(Ⅱb组)、间断1.7%七氟醚后处理组(Ⅲa组)和间断3.4%七氟醚后处理组(Ⅲb组)。Ⅰ组不给予七氟醚;Ⅱa组于乳内动脉至冠状动脉前降支吻合口开放后由CPB机向人工膜肺中持续洗入1.7%七氟醚15 min;Ⅱb组于吻合口开放后持续洗入3.4%七氟醚15 min;Ⅲa组于吻合口开放后洗入1.7%七氟醚5 min ,停药5 min后再次恢复给药5 min ,共计15 min;Ⅲb组于吻合口开放后洗入3.4%七氟醚5 min ,停药5 min后再次恢复给药5 min ,共计15 min。于CPB前、术后6和24 h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于CPB前和停机后取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Ⅰ组比较,Ⅱb组术后6和24 h时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降低( P<0.05),其余血浆测定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PB后各后处理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较Ⅰ组减轻,尤其Ⅱb组减轻程度显著。结论持续3.4%七氟醚15 min后处理可减轻CPB下CABG患者心肌损伤。
王剑辉史春霞姚允泰李立环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肺转流术心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