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洋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区
  • 1篇梗死
  • 1篇MRI研究

作者

  • 1篇张敬
  • 1篇孟亮亮
  • 1篇秦文
  • 1篇于春水
  • 1篇汪洋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脑梗死运动脑区结构和功能变化的MRI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期脑桥脑梗死患者运动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6例慢性期脑桥脑梗死患者,选择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行全脑高分辨率解剖像及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SPM8软件对脑桥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灰质体积行组间比较。将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定义为ROIs,进行基于ROIs的全脑水平rsFC分析。采用SPM8软件对脑桥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功能连接模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桥脑梗死组患者灰质体积缩小区为健侧小脑半球后叶及蚓部(校正后P<0.05,T峰值=-4.438);灰质体积增加区为健侧M1区(校正后P<0.05,T峰值=4.4126)及双侧SMA(校正后P<0.05,T峰值=4.7229)。与对照组相比,脑桥脑梗死组患者健侧小脑半球与健侧PMC(校正后P<0.05,T峰值=4.1639)及双侧SMA(校正后P<0.05,T峰值=4.4663,4.1639)连接增强;健侧M1区与同侧PMC连接增强(校正后P<0.05,T峰值=3.8291),与同侧小脑半球连接减弱(校正后P<0.05,T峰值=-5.0192);双侧SMA与健侧中央后回(校正后P<0.05,T峰值=3.9016)及双侧小脑半球(校正后P<0.05,T峰值=4.1569,4.2991)连接增强。结论脑桥脑梗死可造成远隔运动相关脑区结构改变;脑桥脑梗死既存在结构代偿也存在功能代偿。
汪洋孟亮亮秦文于春水张敬
关键词: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