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玲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和睦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骨本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及血清钙的影响被引量:5
- 1999年
-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尤以绝经期后妇女为甚,主要表现为全身性骨骼疼痛、驼背等症,相似于中医痹证、骨极等证。我们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防治骨质疏松有效方药骨本胶囊,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 冯世纶刘忠厚郭亦超郭亦超李扶刚王石麟赵燕玲
- 关键词:骨质疏松去卵巢大鼠血清钙胶囊骨小梁中剂量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被引量:34
- 1998年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增龄而出现的严重影响老年人,多见于女性健康的疾病。1948年AlbrightF.首次提出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1960年B.C.E.Nordin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又提出钙缺乏是原发性骨质...
- 赵燕玲丁桂芝刘忠厚朱传荣吉淑芳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雌激素缺乏发病机理钙缺乏增龄女性健康
- 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病人大会简介被引量:1
- 1998年
- 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病人大会简介陈璐璐赵燕玲刘忠厚由挪威骨质疏松学会承办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病人大会于1997年9月29日至3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来自世界三十个国家,共150余名,其中亚洲代表7名。国际骨质疏松病人大会创办于19...
- 陈璐璐赵燕玲刘忠厚
- 日本第二届国际骨质疏松大会简介被引量:2
- 1998年
- 日本第二届国际骨质疏松大会简介赵燕玲陈璐璐赵素云1997年11月11~16日在日本大阪、奈良召开了第二届国际骨质疏松大会。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位学者和数十名骨质疏松研究领域、WHO、FDA的著名专家学者。大会对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 赵燕玲陈璐璐赵素云
- 关键词:发病机理
- 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评估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分析双能X线吸收测定术(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最小有意义变化(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方法测量30名受检者腰椎和髋部BMD,连续测量2次,计算其精确度误差、最小有意义变化,预计随访间隔时间。结果L1-L4、L2-L4、左全髋部、右全髋部的精确度误差相对较低,标准差的均方根(RMS-SD)分别为0.006、0.007、0.006、0.007 g/cm2,最小有意义变化(LSC-SD)分别为0.016、0.018、0.018、0.019 g/cm2;变异系数的均方根(RMS-CV)分别为0.005、0.007、0.006、0.007,最小有意义变化(LSC-CV)分别为0.015、0.020、0.018、0.020。LSC-SD、LSC-CV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38、0.356。预计随访间隔时间随着感兴趣区精确度误差的增加而延长。结论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误差较小,感兴趣区首选L1-L4、L2-L4、全髋部为宜,感兴趣区的精确度误差越大则预计随访时间越长。
- 郭郡浩施慧鹏赵燕玲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吸收法
- Evaluation of the Precision Error on Measur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评估)
- 目的 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的最小有意义变化(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方法 测量30名受检者腰椎和髋...
- 郭郡浩施慧鹏赵燕玲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依据及展望
- 对骨质疏松症提出治疗和预防的措施、政府对骨质疏松症提出干预的决策等,都需要建立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各个国家及学术团体、研究部门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取得了相应的进展。1994年以前在世界...
- 刘忠厚赵燕玲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峰值标准差
- 文献传递
- 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被引量:177
- 1998年
-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四亿五千万。由于中国人不同部位峰值骨量比白种人低5%~15%,标准差也比西方国家的测量值高,所以Kanis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根据骨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及大样本骨矿测量结果,我们制定了适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程序。预测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回顾性的研究认为中国城市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脊椎骨折发生率为15%;南部城市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1.26/10,0000;北方地区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为74.6/10,0000,(女性为67.2/10,0000,男性为80.8/10,0000),男女发生率比为1.2。其原因在于女性以非重创性股骨颈骨折为多,而男性在非重创性骨折与女性相仿的同时,重创性骨折远远多于女性。髋部骨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2岁。
- 赵燕玲潘子昂王石麟王虔刘京萍刘忠厚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 依普拉芬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9
- 1997年
- 依普拉芬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裴春改,赵燕玲,刘忠厚依普拉芬(ipriflavone)是由类黄酮中的异黄酮合成而来。属植物性雌激素类药物,作为合成前体的类黄酮是一大类苯-r-毗哺酮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当中。在植物王国里主要有三类植物性雌激素;...
- 裴春改赵燕玲刘忠厚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类黄酮衍生物
- 儿童骨丢失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被引量:1
- 2010年
- 在骨折发生率日渐增加的今天,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经从绝经后妇女扩展到男性、青壮年,如今已经开始了对儿童的骨健康的研究。保护儿童骨健康可以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并使骨量达到人类基因所赋予的最高峰值骨量。儿童的骨丢失过程和成人一样,也是静悄悄的,骨折前没有任何症状。一般情况下,儿科医生也不会去关注儿童患儿是否存在骨丢失的风险。
- Gordon Klein赵燕玲杜建薛延常映明
- 关键词:骨丢失儿童骨折发生率峰值骨量绝经后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