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寻找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47例,均接受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失效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7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09年9月30日.将内分泌治疗前基线血清PSA、Gleason评分(GS)、临床分期、去势方案、抗雄激素药物方案、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清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AIPC时PSA速率(PSAV)、进展为AIPC时PSA倍增时间(PSADT)、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进展为AIPC时年龄、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作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87例,其中有效17例(19.5%),无效70例(80.5%).至末次随访时,失效14例,仍有效3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中位有效时间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33)、进展为AIPC时PSADT(P=0.009)和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P=0.002)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42)和PSADT(P=0.036)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进展为AIPC时PSAV和PSADT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马春光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朱耀 沈益君 朱一平 施国海 秦晓健 林国文 肖文军 杨立峰 杨柏帅 曹达龙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类 肾细胞癌与VHL基因 2009年 肾细胞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重要的肿瘤之一。其中约有4%为遗传性肾癌。肾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几乎所有的遗传性肾癌和绝大多数的散发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源于VHL基因的失活。本综述主要关注于肾细胞癌和VHL基因之间的联系。涉及肾细胞癌的遗传学分型、可能的发病机制、HIF依赖途径的VHL功能、HIF非依赖途径的VHL功能以及VHL基因失活的肾细胞患者预后。同时介绍针对VHL其下游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相关疗效。 杨柏帅 叶定伟关键词:肾细胞 基因 肿瘤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 探寻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1996年12月至2008年3月收治前列腺癌患者820例,其中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64例,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并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36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间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4(3~135)个月。患者随访期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50例。对364例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364例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98%(357/36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0(1~11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39%、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PSA〉20ng/ml(FIR2.279,95%CI1.239-4.190)、临床分期(FIR6.879,95%CI2.48019.083)、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1ng/ml(HR6.838,95%CI4.26310.967)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5个月(HR0.366,95%CI0.236~0.570)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基线PSA、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马春光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朱耀 沈益君 朱一平 施国海 秦晓健 林国文 杨立峰 杨柏帅 肖文军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预后 尿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定量分析法筛查泌尿系统肿瘤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细胞定量DNA分析技术筛查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在284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102例普通泌尿系统门诊患者及29例膀胱癌患者中,取尿液的脱落细胞,以TCT技术制片,同时行细胞病理检查和DNA定量分析,计算各组的阳性率,各组间的检出率以2比较统计学意义。结果体检组肿瘤细胞0例,可疑细胞1例,DNA定量分析阳性1例,可疑2例;门诊组未见肿瘤细胞,DNA定量分析可疑3例;膀胱癌组肿瘤细胞阳性率为79.3%(23/29),DNA定量分析阳性率为82.8%(24/29)。膀胱癌组尿肿瘤细胞和DNA定量分析阳性率高于体检组和门诊组,2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没有血尿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异常发现前,TCT联合DNA定量分析筛查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效果明确,简便易行。 马述春 姜玮 王彤瑶 杨柏帅 戴波 王达关键词:DNA定量分析 膀胱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针联合提肛训练对改善尿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电针辅助提肛锻炼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治疗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完整随访的患者109例,年龄48~79岁.按照术前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拔除导尿管1周后,在提肛锻炼的同时加用电针辅助治疗;对照组69例,术后只应用提肛锻炼帮助尿控恢复.随访术后尿控情况,记录相关临床特征,进行ICI-Q-SF量表评分,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尿控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尿控率差异从术后4周起逐渐明显,至术后6周差异最大(P=0.023),其后差异逐渐缩小,至术后16周基本无差异.ICI-Q-SF评分量表显示的两组患者主观尿失禁感受也与尿控率情况相符合.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针辅助提肛锻炼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尿控恢复时间. 杨柏帅 叶定伟 姚旭东 彭江燕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电针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研究组)及35例普通肝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ALT、TBIL)、细胞免疫指标及AFP值的变化情况,并采用mRECIST标准对肿瘤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TACE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ALT、TBI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变化一致;研究组TACE术后1个月CD4+、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一致;研究组TACE术后1个月肿瘤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艾滋病患者的特殊性,术前应根据患者机体免疫状况行高效抗逆转录疗法及抗微生物治疗预防真菌等机遇性感染,严格掌握TACE适应证,术中采用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药物。 周粟 袁敏 施裕新 顾宇国 王峻峰 杨柏帅 李清涛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肝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生存预后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1996年12月至2008年3月250例晚期转移件前列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期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对其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3~135个月)。未次随访时131例生存,105例死亡,14例失访。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1年生存率79%,2年生存率59%,3年生存率41%。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时PSA速率、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怍前列腺痛时的PSA速率和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件前列腺癌生存时间的独赢预后凶素。 马春光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朱耀 沈益君 朱一平 施国海 秦晓健 林国文 杨立峰 杨柏帅 肖文军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类 预后 年龄对膀胱癌根治术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影响膀胱癌根治术预后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年龄是否是一项重要的预后指标,高龄患者是否应选择膀胱癌根治术,目前国内外尚存在争论。本文旨在研究年龄因素对于这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进而探讨对高龄患者行根治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膀胱癌根治术后获得完整随访的121例患者的资料,对年龄与患者临床病理相关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膀胱癌根治术高龄组患者(≥70岁)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较其他年龄组(≤50岁或50~69岁)高,但术后早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随着年龄的升高,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降低;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高龄组和其他年龄组的CSS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是否伴有淋巴血管侵犯均相关(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膀胱癌根治术是安全的,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年龄是膀胱癌根治术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但并不对患者预后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与年龄相关的肿瘤病理分期、分级及其它预后不良因素。 杨柏帅 叶定伟 沈益君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朱耀 朱一平 朱一平关键词:年龄 膀胱癌 全膀胱切除术 预后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控研究 研究目的: 一、引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临床特征、手术技巧、术后功能锻炼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国人群中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与尿控相关的影响因素。 二、在诸多改善前列腺癌根治... 杨柏帅关键词: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盆底肌锻炼 TACE治疗既往有肝功能衰竭史肝癌患者七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TACE术在既往曾有肝功能衰竭的肝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既往有肝功能衰竭病史,接受TACE术的患者7例,既往肝功能衰竭痊愈距行TACE治疗时间平均3.5年。监测其术后不良反应,生化指标变化程度,至少随访6个月,与同期接受TACE术,且无肝功能衰竭病史的51例进行对比。结果有肝功能衰竭史的患者,TACE术后随访期内无相关性死亡,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短期内,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均有明显异常,但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均能恢复,且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肿瘤控制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既往有肝功能衰竭病史,且有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仍可行TACE术,且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手段。 杨柏帅 施裕新 袁敏 王介非 周粟 王峻峰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