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民主自由与安全——“颜色革命”后的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西方以民主自由为名推动“颜色革命”,造成了一些国家政局动荡,危害地区安全稳定。本文就民主自由与安全问题展开讨论,认为:
一、西方推动“颜色革命”的要旨是:“西化”,“再西化”。中亚地区“最民主”的吉尔吉斯斯坦被“民主化”的“颜色革命”击倒,说明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是一场与民主无缘的非正常的政权更迭。
二、亨廷顿1992年撰写了《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是西方政治学家系统鼓吹“颜色革命”的开始,生动体现了美国国际政治理论主流思想开始由现实主义向新保守主义嬗变。
三、20世纪90年代,西方关于在民主与自由孰先孰后的争论的焦点是:民主和自由下有没有安全稳定。新保守主义占据了话语霸权,成为小布什政府新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
四、“9·11”后小布什新保守政治运作的结果是:反恐,越反越恐;民主化,越搞越乱。华盛顿的外交不得不从新保守主义向传统现实主义回归,但世界仍难以平静。
- 王智娟潘志平
- 关键词:民主
- 冷战后的世界与中亚——驳亨廷顿教授的“文明模式”被引量:3
- 1995年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冷战时代的最终结束。尽管有巴以和解,柬埔寨和南非新政府成立,但世界仍不平静。海湾战争、波黑和高加索的战火、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边界的武装冲突,北非到中东的暴力事件,说明冷战后世界和平并未降临。面对冷战后的世界,西方政治家、观察家、学者,或演说、或谈话、或著文,各陈己见。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亨廷顿教授在美国《外交》季刊(1993年夏季号)上著文《文明的冲突》,精心构筑了所谓的“文明模式”,因极富学术理论色彩而尤为西方传媒注目。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而是文明间的差异。因为:1、文明间的差异是根本性的,其间的冲突也是决定性的;2、宗教是“文明模式”的核心因素;3、文明间的断层线是今后危机和冲突的爆发点。亨廷顿危言耸听地宣布:“下一次世界大战,如果发生的话,将是文明间的战争。” 然而亨廷顿的“文明模式”,并非严肃科学研究成果,表现在对历史的无知和现状的歪曲。世界上许多学者立即著文批驳,比如,中国学者穆立立的《文明的分解。
- 潘志平王智娟
- 关键词:亨廷顿冷战后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化
- 构建与实证——评《浩罕国与西域政治》
- 2007年
- 王智娟
- 关键词:中俄关系史政治实证《北京条约》
- 可能并非“瓦哈比”问题──中亚伊斯兰复兴现状透视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从中亚伊斯兰发展的历史特点、它与西亚伊斯兰运动的关系以及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三股潮流的发展趋向等方面考察,认为最近中亚南缘伊斯兰活动的某种发展,可能并非是“瓦哈比”那样的纯宗教问题。
- 王智娟
- 关键词:伊斯兰教恐怖主义
- 全文增补中
- “双泛”与“三个主义”——兼析新疆周边的安全局势被引量:9
- 2005年
-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双泛'、'三个主义'的一些理论问题;二,关于新疆周边安全形势的评估.
- 王智娟潘志平
- 新疆国际问题研究的飞跃——写在“欧亚战略丛书”出版之际
- 2004年
-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六部国际问题学术专著。文章通过对新疆国际问题研究史的回顾和对这六部书的评介,特别是对这些学术专著提供的新概念、新视角、新的形势概括和新的学术观点,以及其价值和意义的分析概括,认为新疆国际问题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这方面的工作已步入国内学术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
- 王智娟
- 新疆与苏维埃俄国的早期关系考述被引量:2
- 1995年
- 新疆与苏维埃俄国的早期关系考述王智娟新疆与中亚地区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新疆与中亚地区关系成为新疆与苏维埃俄国关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当时的北京政府追随协约国对苏俄持敌对立场,新疆与苏维埃俄国关系的建立...
- 王智娟
- 关键词:中俄关系关系考述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