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江
- 作品数:29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为二氧化碳寻找“出路”
- 2013年
- “蓝色碳汇”“绿色碳汇”,还有“碳捕获和储存”工程,哪一个能解决CO2的出路问题?
- 吴晓江
-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碳循环
- 为什么近年城市多遭强暴雨袭击
- 2013年
- 今年9月13日,一场罕见的强暴雨袭击上海,雨量超“百年一遇”,八十多条道路顿时变成“河流”,大范围交通瘫痪,两条地铁出故障停运,不少地下车库淹成“水库”。其实这并非偶然事件。2010年5月,我国南方四省受强降暴雨突袭,广州等诸多城市雨量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几乎变成了“水城”。今年7月四川、云南出现50年来最强降雨,逾3.6万灾民被迫转移。
- 吴晓江
- 关键词:强暴雨城市偶然事件强降雨雨量
- 欧行城市风貌启示录之一 都市空间印象:尊重历史文脉的现代化被引量:3
- 2006年
-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当成片的“国际化”风格的摩天大厦、遮天盖地的高架道路、形象雷同的街区、粗陋模仿“欧陆风情”的住宅区,在旧城区轰然倒塌的废墟上,在市郊原野上迅速崛起时,各城市独具的历史风貌、地域特色、文化风情也随之迅速消失。缺乏个性的现代建筑,毫无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设计,日益趋同的城市生活方式,使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环境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急剧丧失。城市现代化的深层意义究竟是什么?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我联想起赴西欧一些城市考察的情景。西欧诸多城市理性地遵循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佛罗伦萨宪章》和《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等国际公约,在保存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同时,成功地提升着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水平。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为期已近。反思西欧城市保护与发展经验,对于我们超越“城市现代化”概念的肤浅认识,营造具有本土特色和保持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风貌,也许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 吴晓江
- 关键词:历史风貌都市空间城市形象设计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脉络
- 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的方法论模式被引量:2
- 1985年
-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创立的基因论是现代生命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如果说孟德尔遗传学和达尔文进化论是上世纪生物学两项意义深远的科学成就,分子生物学和现代达尔文主义进化论是本世纪生物学两项影响重大的科学成果,那么,摩尔根的基因论则是前者向后者逻辑发展的历史环节。对于这位在生物学上作出卓著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治学历程和方法加以研究,可以概括出一种对现代科学研究有指导意义的发现模式。
- 吴晓江
- 关键词:摩尔根染色体基因分子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
- 科技文化传播的内涵、机制和评价被引量:4
- 2007年
- 科技文化传播,应引导公众正确理解自然科学的文化特质、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解答当代科学与道德、人生、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等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技术文化传播要关注技术创新的人文环境、技术创新的文化评价、技术进步的人性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技术认同等问题。加强科技文化的传播,需要以探索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高效率的传播机制,其中包括传播体制、组织、途径、方式等。必须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传播评价体制,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联手,协同传播科技文化。
- 吴晓江
- 关键词:科技文化
- 发展创新文化 激励科技创新被引量:8
- 2008年
-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文化氛围。要从文明系统三层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相互促进关系。创新文化尊重探索"可能性"的科学价值,珍视个性的创造价值,也重视个人创造力与团体创造力的整合,倡导系统集成、诚信合作的创新价值观。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为创新动力是创新文化伦理精神的本质体现。创新文化追求的"三重和谐"境界,是当代技术创新总体价值目标。发扬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学术民主、诚实守信的科研道德风尚,是创新文化的基本伦理要求。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发展创新文化、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
- 吴晓江
- 关键词:创新文化文化创新科技文化人文文化
- 欧行城市风貌启示录之三 在欧洲反思中国城市“仿欧风”
- 2006年
- 无论在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卢森堡,还是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对于我,一位来自拥有中国最多数量的欧式建筑历史遗产的大都市——上海的观光者,当见到数百年来留存的各式风格的历史建筑时,不免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浮想起上海这座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两幅悖论性的变化图景。
- 吴晓江
- 关键词:欧式建筑历史遗产历史建筑
-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的哲学关怀被引量:5
- 1995年
-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的哲学关怀吴晓江20世纪下半叶,是世界范围出现城市化浪潮的时代,这一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向。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构成了城市化运动的基本动力。目前,西欧、北美...
- 吴晓江
-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运动住宅建设空间环境城市人口
- 迎接科学春天的理论探索——纪念邓小平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二十周年被引量:2
- 1998年
- 迎接科学春天的理论探索———纪念邓小平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二十周年吴晓江二十年前的春天———1978年3月,中共中央举行了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全国科学大会。这次盛会是在我们的民族刚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摆脱出来,开...
- 吴晓江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生产力上层建筑
- 身临“海底城市”的心灵觉醒
- 2013年
- 在青藏高原,有大约7200处冰川正在加快退缩和消融,高原湖泊骤减,茂盛的草原变成了荒漠。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冰川,近30年来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大河流域逢干旱季节面临枯水的危险。
- 吴晓江
- 关键词:心灵城市海底青藏高原高原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