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微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氧化应激
  • 1篇低剂量
  • 1篇多能干细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心血管系统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管系统疾病
  • 1篇炎症
  • 1篇疫情
  • 1篇诱导性多能干...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广东省心血管...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工商大学

作者

  • 8篇何微
  • 4篇赵明一
  • 2篇陈志衡
  • 2篇朱平
  • 2篇庄建
  • 1篇陈淳媛
  • 1篇严文广
  • 1篇胡海燕
  • 1篇邓媛英
  • 1篇戴红梅
  • 1篇李琰
  • 1篇蔡骞
  • 1篇赵玲玲
  • 1篇屈淑娟
  • 1篇陈寄梅
  • 1篇郭惠明
  • 1篇田静
  • 1篇杨雷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非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月武汉某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非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结果非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总分(72.19±11.42)分,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工作者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采取高希望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建立科学的健康促进行为习惯,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薛红何微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
人体慢性低剂量农药暴露生物学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人体慢性低剂量农药暴露的生物学监测对于评估农药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生物学监测的标本来源除了目前使用广泛的尿液及血液标本,唾液、汗水、头发等也被用作农药暴露的生物学监测。监测的指标可以直接检测各种生物标本中的农药本身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还可以通过间接指标如酶学、神经递质、DNA、蛋白质进行检测。选择合适的生物学监测方法可以为正确评估人体农药暴露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对目前人体慢性低剂量农药暴露的生物学监测方法进行综述。
邓媛英何微田静戴红梅赵玲玲
关键词:农药暴露生物学监测
CREBBP基因突变所致Rubinstein-Taybi综合征1例被引量:4
2020年
Rubinstein-Taybi综合征(Rubinstein-Taybi syndrome,RSTS)又称宽拇指巨趾综合征(broad thumb-great toe syndrome)、巨指(趾)综合征(broad digits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主要特征为颅面畸形、骨骼畸形、生长延迟和精神及运动发育迟缓。本例患儿具有典型的RSTS特殊面容及生长迟滞,合并不典型的腹股沟斜疝。二代测序技术基因结果显示:患儿的16号染色体CREBBP基因外显子上存在1个杂合突变位点c.4492C>T(p. Arg1498Ter),且为无义突变,使得肽链合成提前终止。受检者父母未发现上述变异,该变异可能为新生突变。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申婕赵明一曾志辉何微陈淳媛
关键词:腹股沟疝
氢气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氢气(hydrogen,H_2)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治疗作用的气体,可以选择性对抗机体内毒性作用强的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自噬。H_2在生物医学领域,譬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心搏骤停、心肌肥厚、放射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等多种疾病被证实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H_2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叶艳琼何微庄建陈寄梅郭惠明朱平赵明一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氢气氧化应激炎症自噬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效果和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疗效和生存质量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3收治的9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分类分为房间隔缺损(ASD)组26例、室间隔缺损(VSD)组3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6例。针对患儿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患儿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96例患儿中,手术成功90例,治疗成功率为93.75%,2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院患儿在治疗前24h的生存质量评分水平最低,治疗后3个月评分水平升高,治疗后12个月评分水平最高,且与治疗前24h和治疗后3个月评分相比,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分析结果显示院先心病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在正常水平范围内,以2~4岁患儿评分最高。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先心病患儿的理想选择,而且对于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陈志衡李琰何微
关键词:介入疗法先天性心脏病
后疫情时期中国城市肥胖症患者使用体重管理APP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后疫情时期,中国城市居民的肥胖患病率急剧上升,超重人群占34.8%,肥胖人群占14.1%,肥胖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鉴于体重管理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在辅助健康管理和控制体重方面的潜力,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症患者采用体重管理APP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3至10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成都6个中国城市18~65岁的1728名普通居民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提出了一个拓展理论模型,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感知风险、健康知识、态度等心理变量,以及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运用独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分析肥胖症患者采用体重管理APP的影响因素。结果:对肥胖症患者来说,体重管理APP感知易用性是感知有用性(β=0.301,P<0.001)、社会影响(β=0.132,P<0.001)、态度(β=0.266,P<0.001)的显著正向预测因子。感知有用性是社会影响(β=0.171,P<0.001)和态度(β=0.499,P<0.001)的显著正向预测因子。社会影响(β=0.285,P<0.001)和知识(β=0.078,P<0.001)是态度的正向预测因子。感知风险对于态度的负向影响不显著(P=0.166),其对实际使用(β=-0.051,P=0.036)的负向影响显著但强度比较微弱。态度对实际使用影响显著(β=0.549,P<0.001),积极的用户态度是驱动实际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此外,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态度和实际使用有显著调节作用。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肥胖者很可能由于对体重管理APP的感知有用性而转化为态度,而男性更有可能因为态度而转化为实际使用,女性是“实用主义者”,男性是“行动派”。从年龄来看,年轻组(35岁以下)更注重有效性。高学历组(高职及以上)更可
屈淑娟严文广周敏何微
关键词:肥胖患者健康知识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7年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死因,每年约有756万人发病,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并逐年上升.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再生医学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拓宽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治疗策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是由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重编程诱导产生的一种干细胞类型,其能分化为针对患者自体细胞的特异性治疗细胞,运用疾病特异性iPSCs建立体外疾病模型可以在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下进行重复分析,目前已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基础模型研究、移植治疗以及药物筛选.关于iPSCs的研究打开了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的新篇章,但该研究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真正了解这项技术之前,是否应该提早将其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对iPSCs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临床应用的相关新进展作以综述.
胡海燕朱平陈志衡何微杨雷赵明一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心血管疾病干细胞移植
花旗松素对过氧化氢诱导H9C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花旗松素(taxifolin)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氧化损伤后焦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taxifolin+H_2O_2处理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JC-1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细胞中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介素-1a(interleukin-1a,IL-1a)、白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凋亡相关微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apeck-like protein,ASC)、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样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家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募集域蛋白质4(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形态较H_2O_2处理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线粒体ROS合成明显增多(均P<0.05);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较H_2O_2处理组升高、线粒体ROS合成较H_2O_2处理组减少(均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内caspase-1的蛋白表达以及IL-18,IL-1a,IL-1b,AIM2,ASC,NLRP3和NLRC4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IL-18,IL-1a,IL-1b,AIM2,ASC,NLRP3和NLRC4的m RNA表达较H_2O_2处理组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Taxifolin可能通过抑制经典焦亡途径中A
叶艳琼王晓莉蔡骞庄建谭小华何微赵明一
关键词:花旗松素氧化应激心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