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加俊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数学物理反问题思想在变分同化方法中的应用
- 以一维扩散方程为例,考虑局部观测资料下初值变分同化方法反演问题。通过选择适当的稳定性泛函和正则化参数,将数学物理反问题中正的正则化方法与变分同化方法相结合。利用改进的变分同化方法对预报模式中的初值进行变分同化方法反演,对...
- 张瑰李振兴滕加俊
- 关键词:正则化方法
- 文献传递
- 变分同化、变分最优分析及流体动力稳定性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 本文针对大气科学和流体动力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与应用领域:资料变分同化、变分最优分析及扰动能量有限时间快速增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特定模式,理论上分析了变分同化与正则化的关系,给出了误...
- 滕加俊
- 关键词:变分同化正则化方法
- 文献传递
- 一类函数极值问题解法的说明被引量:1
- 2008年
- 讨论多元函数的极值或最值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多元函数极值的充分条件或拉格朗日乘数法,但运算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如果巧妙地利用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的几何性质,则解题思路简捷,而且运算简便,是一种求解多元函数的极值或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往往是凭经验或直觉,而忽略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通过3个定理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的说明,并且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 滕兴虎滕加俊周华任吴红
- 关键词:多元函数极值几何解法
- 整体观测资料下变分同化方法的预报精度
-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气科学界提出的资料变分同化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在知道全部或者部分观测资料的前提下,利用最优控制论思想,最优确定出大气运动方程组的初值、边值和参数等等,并改进预报模式,提高预报的精度。资料变
- 李振兴张瑰滕加俊
- 关键词:变分同化
- 文献传递
- 数学物理反问题思想在变分同化方法中的应用
- 以一维扩散方程为例,考虑局部观测资料下初值变分同化方法反演问题。通过选择适当的稳定性泛函和正则化参数,将数学物理反问题中的正则化方法与变分同化方法相结合。利用改进的变分同化方法对预报模式中的初值进行变分同化方法反演,对分...
- 张瑰李振兴滕加俊
- 关键词:反问题变分同化正则化
- 文献传递
- 利用正则化方法对三维风场的变分调整被引量:6
- 2005年
- 以三维风场为例,首先分析了Sasaki的变分最佳分析处理三维风场的方法,当观测资料没有高频成分时,变分最佳分析方法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当观测资料有高频成分及随机扰动时,变分最佳分析方法往往无法抑制高频成分,然后利用正则化思想,结合变分最佳分析方法及滤波技术对三维风场采用了广义变分最佳调整,并进行了数值试验,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广义变分最佳分析)比通常的变分最佳分析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 黄思训滕加俊兰伟仁项杰
- 关键词:正则化方法滤波技术三维风场
- 资料变分同化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被引量:4
- 2007年
- 对变分同化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讨论了一类简单模式在整体和局部观测资料下的变分同化问题.对于整体观测资料下的变分同化问题,利用变分同化方法对预报模式中的初值、参数以及模式进行了修正,从理论上作出了变分同化方法的误差估计及收敛精度的估计,证明了变分同化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局部观测资料下的变分同化问题,由于得到的解往往不适定,因而通常的变分同化方法失效.为了克服问题的不适定性所带来的困难,利用变分同化结合正则化方法对预报模式中的初值、参数以及模式进行修正,同样作出了变分同化方法的误差估计及收敛精度估计,证明了变分同化与正则化方法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对正则化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判据.最后,举了一个实例说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 滕加俊张瑰黄思训
- 关键词:变分同化正则化方法
- 数学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
- 2001年
- 本文结合教改实践,围绕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员创新素质,如何才能形成以知识、能力与素质溶为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 滕加俊陈莉李力
-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实验本科教育教学思想考试方法
- 变分同化、变分最优分析及流体动力稳定性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 本文针对大气科学和流体动力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与应用领域:资料变分同化、变分最优分析及扰动能量有限时间快速增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特定模式,理论上分析了变分同化与正则化的关系,给出了误...
- 滕加俊
- 关键词:变分同化流体动力学动力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关于2个幂级数和的收敛半径的说明被引量:2
- 2008年
- 在众多教材中,仅仅指出了2个幂级数的和在某区间内收敛,而没有对这2个幂级数的和的收敛区间加以说明,因此关于2个幂级数的和的收敛半径往往会产生想当然的结论.为此,文中指出了2个幂级数的和的收敛半径的可能性,并举例予以说明.
- 滕兴虎滕加俊周华任吴红
- 关键词:幂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