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备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体化合物
  • 1篇低毒性
  • 1篇毒性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响...
  • 1篇血清药物
  • 1篇血清药物化学
  • 1篇血中移行成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化学
  • 1篇液质联用
  • 1篇液质联用技术
  • 1篇移行成分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提取物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作用
  • 1篇联用技术
  • 1篇纳米结构脂质...

机构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3篇阎雪莹
  • 3篇张备
  • 2篇李燕
  • 2篇李梦媛
  • 1篇赵楠
  • 1篇陈雨晴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雷公藤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表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优化雷公藤红素(Cel)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el-NLC)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Cel-NLC。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Cel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液态脂质比例(占总质量的比例)、复合乳化剂用量及主药用量,并进行验证试验。利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最优处方下制备的Cel-NLC的粒径及Zeta电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最优处方的液态脂质比例为39%,复合乳化剂用量为196 mg,主药用量为8 mg。所制3批Cel-NLC的平均包封率为87.22%、平均粒径为(41.2±1.1)nm、平均Zeta电位为(-18.4±0.2)mV(n=3),电镜下观察其外观呈类球形。结论:优化的处方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适用于Cel-NLC的制备。
屈子卉张备陈洋洋阎雪莹
关键词: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雷公藤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
增强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及降低其毒性的中药单体化合物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为寻找能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作用及降低其毒性的中药单体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三氧化二砷""中药""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增强疗效""降低毒性""Arsenic trioxi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titumor""Increase efficacy""Attenuate toxic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7年2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及降低其毒性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0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淫羊藿苷、金丝桃苷、青蒿素、鼠尾草酸、粉防己碱等中药单体化合物能增强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而白藜芦醇、青蒿素、粉防己碱等中药单体化合物能降低三氧化二砷的毒性。今后研究重点是探讨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即研究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作用的信号通路和发现新的作用靶点。
李燕陈雨晴李梦媛张备屈怀东阎雪莹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降低毒性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板蓝根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对大鼠口服板蓝根提取物后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和表征.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TMBEH C18Column(1.7μm,2.1mm×50mm);柱温:40℃;流动相:A相为0....
徐世一李燕赵楠李梦媛张备阎雪莹
关键词:板蓝根提取物血中移行成分液质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