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unilateral nevoid telangiectasia,UNT)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UNT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使用波长595 nm PDL治疗,脉宽1.5~10 ms,能量密度7~15 J/cm^2,频率1.5 Hz,光斑直径5、7和10 mm,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在相同条件下拍摄患者治疗局部照片,根据照片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3次的治疗后好转率100%,达到好转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67±0.58)次。其中,面颈部组皮损达到好转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60±0.52)次,四肢组皮损达到好转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73±0.65)次,两者问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成年人(>18岁)组皮损达到好转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80±0.63)次,未成年人(<18岁)组皮损达到好转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55±0.52)次,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595 nm PDL是用于治疗UNT的安全有效的方式。
- 王思宇杨超谢军严蕾王芳刘刚
- 关键词:激光有效性
- 窄谱强脉冲光和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比较窄谱强脉冲光和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治疗的82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管消退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来评价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过1-3次治疗,A组患者痊愈率55.0%,有效率87.5%;B组患者痊愈率35.7%,有效率85.7%,两组间的疗效分布、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1.90±0.632)次,B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2.35±0.692)次,两组间治疗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红斑肿胀率(40.0%)低于B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窄谱强脉冲光较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更具有优势。
- 王思宇杨超谢军王芳严蕾刘刚
- 关键词: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有效性安全性
- 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使用浅层X线治疗的161例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照片分析其临床疗效,进一步将患者按照不同性别、治疗开始年龄、出生时是否早产或低体重、血管瘤部位、血管瘤最长直径、血管瘤类型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剂量是否具有差异。结果治疗结束12月后,患者总体痊愈率93.8%,显效率97.5%。临床疗效与患儿治疗开始年龄及血管瘤类别有关(P<0.05),小于等于12月龄患儿组及浅表型血管瘤组分别较大于12月龄患儿组及深在型或混合型血管瘤组临床疗效更优。治疗剂量与血管瘤直径、类别、治疗开始年龄有关(P<0.05),直径大于等于4 cm血管瘤组、混合型或深在型血管瘤组、患儿年龄大于12月血管瘤组分别较直径小于4 cm血管瘤组、浅表型血管瘤组及患儿年龄小于等于12月血管瘤组照射总治疗剂量更大。结论低剂量浅层X线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安全有效,治疗时患儿年龄及血管瘤类型是治疗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 唐丽娜唐丽娜刘刚杨超沙晓伟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颌面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