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华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源
  • 3篇江陵凹陷
  • 3篇凹陷
  • 2篇地质
  • 2篇不整合
  • 2篇不整合面
  • 2篇成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学
  • 1篇地震层速度
  • 1篇断层
  • 1篇岩体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形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原油
  • 1篇原油性质
  • 1篇证法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张建华
  • 1篇梁文华
  • 1篇卢明国
  • 1篇杜小娟

传媒

  • 4篇江汉石油科技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陵凹陷油气藏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探讨
2004年
从分析江陵凹陷的含油构造入手,通过油源对比,研究了烃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建立了江陵凹陷流体输导体系的整体格架。历史地再现油气生、排、运、聚直至成藏全过程,在分析江陵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的基础上预测了陵西及陵南地区潜在不整合面输导体,并探讨了江陵凹陷的成藏模式。
张建华
关键词:江陵凹陷成藏模式油源不整合面断层
安家岔地区成藏模式探讨
2001年
通过对安家岔地区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圈闭类型、油气运移通道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认为安家岔地区不仅具有本区新沟咀组下段和沙市组上段油源,而且具有梅槐桥向斜新沟咀组下段和沙市组上段油源,同时发育了新沟咀组下段、沙市组上段两套储集层和多种圈闭类型,具备多源组合成藏条件,是今后寻找油气藏的最有利地区之一。
张建华
关键词:油源对比储集层圈闭油气藏形成
关于江陵凹陷南部物源的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江陵凹陷南部物源存在与否是直接影响该区石油勘探进程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该区的物源问题提出应用反证法、地震相、层速度、砂体分散技术等预测方法,从该区古地形、古构造以及地震相分析入手,结合江陵凹陷分析化验资料、钻井储层等综合研究了江陵凹陷的南部物源,指出了南部可能存在物源的六条证据。并将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预测物源是可信的。
张建华卢明国
关键词:江陵凹陷反证法地震层速度砂岩体石油勘探地质
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划分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针对江陵凹陷的特殊地质结构,应用退积准层序组与层序的对应关系,对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的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江陵凹陷-共划分为6个Ⅲ级层序、对应发育5个局部不整合面,目前,有4个局部不整合面已被地震精细解释或钻井岩心证实,说明这种方法在层序地层划分中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
张建华
关键词: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学不整合面石油地质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源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从原油物性、族组成、饱和烃色谱以及甾萜特征等方面对孔店组的原油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油、岩原始沉积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等3个方面,应用族组成、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一质谱等资料,对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来源进行追踪、对比,并对孔二段的生烃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杜小娟梁文华张建华
关键词:原油性质族组成饱和烃热成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