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艳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医生
  • 1篇脂肪
  • 1篇脂肪因子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激活
  • 1篇免疫性
  • 1篇免疫性血管炎
  • 1篇抗原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损伤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机制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卢慧玲
  • 2篇张新艳

传媒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生理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崎病动物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川崎病(KD)随着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取代类风湿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建立川崎病动物模型,对于其冠脉损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小鼠模型、兔模型、幼猪和犬模型,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激活、TNF-α和IL-1等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A(VEGF-A)、转化生长因子、TLR-2和MyD88及Dectin-1/Syk信号通路,均与川崎病模型中以冠状动脉损伤为主的免疫性血管炎有关。本文就目前运用川崎病免疫性血管炎模型研究其发病机制的现状进行总结概括。
张新艳卢慧玲
关键词:川崎病动物模型免疫性血管炎发病机制免疫激活超抗原
脂肪因子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自川崎富作医生于1961年在日本发现第1例川崎病患者以来,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深,Yamamoto于1963年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发现该病的医生,紧接着川崎病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
张新艳卢慧玲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脂肪因子医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