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俊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增殖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疗效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1篇大血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探查
  • 1篇胆总管探查术

机构

  • 5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5篇王成友
  • 5篇成俊
  • 4篇倪勇
  • 4篇詹勇强
  • 4篇邓雪松
  • 1篇陈剑尉
  • 1篇潘红艳

传媒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比较胆囊结石性胰腺炎(GSP)病人早期和延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185例GSP病人的资料,按施行LC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病情稳定72内手术)98例和延期组(GSP治愈后4~6周手术)87例,比较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延期组待手术期间发病情况。结果早期组总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延期组在待手术期间发生胆绞痛8例,急性胆囊炎5例,GSP复发8例,发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结论采取早期LC治疗GSP,在病情稳定后72h内实施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邓雪松张志彪卢贵余成俊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上调miR-449a表达对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miR-449a在肝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miR-449a在正常肝细胞L02和4种HCC细胞株(HepG2、Hep3B、SMMC-7721和Bel-7402)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miR-449a模拟物或阴性对照序列转染HCC细胞后,分别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能力的变化,并观察以上两种不同转染的HCC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miR-449a在4种HCC细胞株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02细胞(均P<0.05),其中在Bel-7402细胞表达的水平最低。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Bel-7402细胞比较,转染miR-449a模拟物的Bel-740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G_1/S期阻滞明显增加、穿室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Bel-7402细胞比较,转染miR-449a模拟物的Bel-740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后的移植瘤质量与体积均明显减小(0.748 g vs.1.234 g;33.667 mm^3 vs.1 400.500 mm^3,均P<0.05)。结论:HCC细胞中miR-449a表达降低,上调miR-449a表达可以抑制HCC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
邓雪松潘红艳成俊卢贵余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肝细胞微RNAS细胞增殖肿瘤移植
肝巨大血管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2例肝巨大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8)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ICGR15为0.043±0.004;肝血管瘤直径(11.6±1.2)cm;Ⅰc型23例,Ⅱb型6例,Ⅱc型3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8例,其中肝血管瘤剥除术10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7例,解剖性肝切除术11例;中转开腹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68±7)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40(50~420)ml,术中输血3例。23例Ⅰc型单发巨大血管瘤,主要选择肝血管瘤剥除术。9例Ⅱ型多发肿瘤,均优先剥除或切除直径最大的主瘤体。11例患者主瘤体位于左半肝采用解剖性肝切除,5例主瘤体位于右半肝和3例主瘤体位于左半肝患者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其余13例患者主瘤体位置较深或靠近重要解剖位置则采用血管瘤剥除术。术后住院时间(7.3±1.9)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胆漏1例,胸腔积液3例,引流后痊愈。术后随访未见肝血管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术中应根据血管瘤分型、位置等选择合理术式,积极预防术中出血,以保证手术安全。
陈剑尉洪跃飞何进达成俊王成友贾晨阳
关键词:血管瘤肝肿瘤腹腔镜肝切除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08例接受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胆总管缝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45例和T管引流组63例,比较两组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胆总管结石残余和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比11.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7.09±45.37)min比(191.14±52.53)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0.65)d比(2.40±0.64)d]、术后住院时间[(6.58±2.93)d比(8.90±2.62)d]和住院总费用[(32 327.30±7 125.70)元比(35 836.22±6 991.00)元]均小于T管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总管狭窄。结论 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邓雪松邱建夫卢贵余成俊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T管引流
下调c–Met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生长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下调c–Met表达对肝癌(HCC)细胞侵袭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HCC细胞株Bel–7402和HepG2的c–Met基因,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Ras、Raf、p–Erk、cyclin D1、β–catenin和Slug的表达。结果:siRNA技术能成功下调Bel–7402和HepG2的c–Met基因表达。下调c–Met表达后,HCC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发生明显DNA合成前期G1期停滞,侵袭能力减弱,Raf、p–Erk、cyclin D1、β–catenin和Slug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下调HCC细胞c–Met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生长,阻滞细胞周期,减弱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干扰Ras/Raf/ERK、Wnt通路和EMT过程有关。
邓雪松成俊赵杭芬卢贵余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肝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侵袭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