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远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瘤胃
  • 2篇血清生化
  • 2篇血清生化指标
  • 2篇肉牛
  • 2篇氢代谢
  • 2篇瘤胃发酵
  • 2篇甲烷排放
  • 2篇减排
  • 1篇亚麻籽
  • 1篇亚麻籽油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调控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皮
  • 1篇日粮
  • 1篇肉牛生长
  • 1篇山羊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处理
  • 1篇饲粮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畜牧兽...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6篇马志远
  • 6篇王敏
  • 5篇王荣
  • 4篇张秀敏
  • 2篇谭支良
  • 2篇林波
  • 2篇武婷婷
  • 1篇郭辉
  • 1篇贺志雄
  • 1篇杨膺白
  • 1篇张佰忠
  • 1篇汪水平

传媒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牛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喷浆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对山羊营养物质采食和消化、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喷浆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对山羊营养物质采食和消化、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玉米粉组饲喂基础饲粮,喷浆玉米皮组饲喂以喷浆玉米皮替代玉米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7 d,预试期10 d,正试期37 d。结果表明:与玉米粉相比,喷浆玉米皮可以显著提高山羊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和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山羊甲烷的每天排放量、采食每千克干物质排放量和采食每千克可消化干物质排放量(P<0.05);显著增加山羊瘤胃pH、溶解态硫化氢和氨态氮浓度以及丙酸比例(P<0.05),显著降低溶解态氢、溶解态甲烷浓度和乙酸/丙酸以及氢的生成效率(P<0.05);显著增加山羊瘤胃真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瘤胃嗜淀粉瘤胃球菌数量(P<0.05)。由此可见,喷浆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可以增加山羊纤维摄入量,降低淀粉摄入量,有助于瘤胃真菌的增殖,抑制瘤胃嗜淀粉瘤胃球菌的增殖,增加瘤胃溶解态硫化氢的产生,促进瘤胃发酵模式向丙酸型转变,降低山羊甲烷排放。
郑雪玥文江南张秀敏马志远邓近平王敏
关键词:湘东黑山羊瘤胃发酵氢代谢甲烷排放
水热处理对黄豆秸秆体外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热处理对黄豆秸秆体外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的影响。黄豆秸秆经水热处理后,利用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系统发酵72 h,评估化学成分变化、降解特性、发酵参数、产气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水热处理降低黄豆秸秆中性洗涤纤维(P<0.001)、酸性洗涤纤维(P<0.001)及半纤维素(P<0.001)含量,提高中性洗涤可溶物(P<0.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P<0.001)、阿拉伯糖(P<0.001)及半乳糖(P<0.001)含量;水热处理提高黄豆秸秆干物质消失率(P<0.001)和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降低乙酸/丙酸(P<0.001)、甲烷(P<0.001)与氢气产量(P<0.001)及真菌(P<0.01)、产琥珀酸丝状杆菌(P<0.05)和产甲烷菌(P<0.05)数量。结果显示:水热处理可破坏黄豆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结构,增加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促进瘤胃降解,并减少真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降低甲烷产量。
周承福汪水平张佰忠张佰忠张秀敏王荣马志远
关键词:水热处理体外发酵甲烷生成瘤胃微生物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与减排策略被引量:15
2020年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和提高家畜饲养效率。本论文从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现状、瘤胃甲烷生成机制、甲烷生成的日粮营养影响因子和甲烷减排策略与潜力4个方面系统综述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目前,中国反刍家畜甲烷总排放量超过10 Tg,占全球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比例超过15%。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主要来自瘤胃和后肠道,其中瘤胃甲烷占胃肠道甲烷生成总量的80%以上。二氧化碳还原路径利用瘤胃内的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是瘤胃内生成甲烷的主要路径。瘤胃内的氢还可被相关微生物利用,合成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等代谢产物,进而被机体利用。减少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的关键在于促进瘤胃内氢的利用,以及阻断瘤胃内的氢被甲烷菌利用合成甲烷。甲烷减排的日粮营养调控策略包括优化日粮组成、改善饲料品质、提高瘤胃流通速率、添加氢池和甲烷抑制剂等。大多数营养调控策略的甲烷减排效果小于40%,最新研制的3-NOP抑制剂的甲烷减排效果最高可达80%。但是,一些减排策略的产业化应用还受添加剂残留、抗生素禁用、食品安全、产品价格和消费者喜好等因素影响。牧场管理和遗传选育也是降低甲烷排放量的重要手段,过去100年来已实现每千克标准乳的甲烷排放量减排效果为57%。未来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低排放品种的遗传选育、不同营养调控策略间的组合效果、甲烷减排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家畜生长性能与健康、食品安全、消费者喜好等方面。
张秀敏王荣马志远王敏谭支良
关键词:营养调控甲烷菌
体外法研究亚麻籽油对瘤胃甲烷、氢气产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本试验从瘤胃氢代谢的角度出发,研究亚麻籽油抑制瘤胃甲烷生成的机制。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采用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设备,评估亚麻籽油添加剂量[0(对照)、1%、2%、3%、4%和5%]对瘤胃发酵48 h后产气量、氢气和甲烷产量及脂肪酸摩尔比例等的影响。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湘东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每组2个平行,重复体外发酵试验3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亚麻籽油添加剂量的增加,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甲烷和氢气产量及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摩尔比例线性降低,顺式油酸、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摩尔比例线性升高,其中4%和5%的亚麻籽油作用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会通过生物氢化作用促进氢的利用,进而减少氢气产量,同时降低饲料降解和抑制甲烷生成。
谭健王荣张秀敏马志远王敏谭支良
关键词:亚麻籽油氢代谢甲烷减排
不同能量水平的象草饲粮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应用玉米替代象草,增加能量水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能量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头21月龄左右的杂交公牛[(449.4±45.7)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对应饲粮干物质中玉米和象草的含量分别为12.5%、22.5%、32.5%和60.0%、50.0%、40.0%,每组10头。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及晨饲后2.5、6.0 h测定瘤胃液pH;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以高能组最高(1.31 kg/d),中能组次之(1.21 kg/d),低能组最低(0.96 kg/d),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则反之;2)晨饲前瘤胃液pH以高能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中能组晨饲后2.5和6.0 h瘤胃液pH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3)经济效益以低能组最低,低能组毛盈利分别比高能组和中能组低46.10%和40.28%;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肉牛育肥期以象草为唯一粗饲料时,提高饲粮中玉米含量以增加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料重比;当饲粮中玉米含量达32.5%时对瘤胃发酵和肉牛健康也无不利影响,具有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武婷婷王敏郭辉杨膺白贺志雄王荣马志远黄琳峰林波梁云斌
关键词:肉牛血清生化指标
日粮中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南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干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粗饲料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将28头平均1.5岁、体重相近(319.86±37.46)kg的健康利木赞×安格斯×西门塔尔三杂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对照组粗料饲喂全株青贮(100%),试验I组粗料饲喂青贮玉米(40%)和黄贮玉米(60%),试验II组粗料饲喂青贮玉米(40%)和象草(60%),试验Ⅲ组粗料饲喂黄贮玉米(40%)和象草(60%),精料均为5kg/头·天,试验期每周按头测定一次精料和粗料采食量,全部试验牛栓系饲养并自由饮水。试验期70天,预饲期5天,正试期65天,试验前后空腹称重,记录初重和末重并计算日增重、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试验结束前四天,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消化率;最后一天空腹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试验I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198kg/d,试验Ⅲ组最低,为1.106kg/d,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以试验I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它两组差异不显著;粗料采食量各组间无差异,但精料采食量以对照组为最低,试验Ⅲ组最高(P<0.01);对照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试验组(P<0.05),以试验Ⅲ组为最低。料重比以试验Ⅲ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以试验I组最高,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除血清中尿素氮水平试验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它各血液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株青贮玉米作为育肥期肉牛的优质粗饲料,本研究表明其与黄贮玉米组合后相比单独饲喂全株青贮或低质的黄贮玉米与象草组合,提高了肉牛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发挥了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并对精料和粗料的组合效应有促进作用,对南方低质粗饲料的合理利
武婷婷杨膺白梁云斌黄琳峰王敏王荣马志远韦建文林波
关键词:肉牛青贮玉米血清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