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增生楔与混杂带》专辑序言被引量:2
- 2021年
- 宜居地球的演化通过洋—陆转换实现,洋—陆转换表现为裂解和会聚过程,会聚相关的造山过程的主要场所和信息载体是增生楔。增生楔记录了会聚板块边缘一系列地质过程,并叠加有后期陆内改造信息。混杂带是增生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残存的四维地质综合体。其详细解析可以精细刻画出系统地球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历史,解读地球今日,探索地球未来。
- 张继恩王军鹏王军鹏田忠华戴紧根冯志强
- 关键词:信息载体地质过程增生楔精细刻画
- 混杂岩组构和运动学解析:以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赞皇和遵化混杂岩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混杂岩广泛出现于世界范围内的碰撞和增生型造山带中,是汇聚板块边缘增生杂岩内标志性岩石构造单元之一,记录了板块汇聚边缘增生的大地构造演化史。大比例尺野外地质填图、组构及运动学解析可有效揭示古老混杂岩的形成历史,为地球上早期造山带演化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混杂岩定义、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的重要性,重点以华北克拉通中部新近识别出的新太古代赞皇和遵化混杂岩为例,通过大比例尺岩石—构造填图,解析其内部组构和运动学特征,并探讨古老混杂岩的形成和构造变形历史,以及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
- 王军鹏蒋康
- 关键词:混杂岩造山带新太古代
- 江南造山带东段赣东北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来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8
- 2017年
- 赣东北元古宙蛇绿岩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主要由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堆晶岩、辉长岩、辉绿岩、低温高压蓝片岩以及斜长花岗岩组成。对赣东北蛇绿岩中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值为(992±25)Ma(MSWD=1.19),以此代表该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这一年代学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东南缘古洋盆在新元古代早期就已存在,但晚于扬子北缘中元古代晚期古洋盆(~1 120 Ma),暗示扬子克拉通中—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具有从西北往东南逐步拼贴的特征。
- 蒋幸福彭松柏KUSKY Timothy王璐邓浩王军鹏
-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辉长岩锆石U-PB定年
- 冀北崇礼红旗营子岩群中镁铁质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大地构造演化的启示被引量:2
- 2020年
- 崇礼地区红旗营子岩群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该区红旗营子岩群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及时代归属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崇礼地区红旗营子岩群中的镁铁质岩石进行了野外、镜下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并讨论其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地壳演化的指示意义.研究区红旗营子岩群中的镁铁质岩石以夹层产出于表壳岩中,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角闪岩组成.红旗营子镁铁质岩石主量元素中SiO2(40.17%~51.53%)、Na2O(1.52%~3.47%)和K2O(0.43%~1.23%)含量范围较大,具有较高的CaO(9.15%~12.68%)、MgO(5.90%~13.36%)和Al2O3(9.81%~20.92%)含量.镁铁质岩石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近平坦,大离子亲石元素Ba、U、K、Sr富集,高场强元素Th、Nb、Ta、Ti明显亏损.斜长角闪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 477±23 Ma(MSWD=3.1),上交点年龄为2 468±22 Ma,表明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斜长角闪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为负值(-5.2~0),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2 673~2 783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 880~3 074 Ma,均大于锆石的形成年龄,指示其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镁铁质岩石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于岛弧相关环境.结合华北其他地区研究成果,本研究表明崇礼地区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可能发生了一期与岛弧有关的岩浆事件.
- 陶光活李晓峰王军鹏蒋康
- 关键词:地球化学HF同位素
- 地质学教学中普及大型仪器相关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以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前,对地学大型实验仪器知识的教学重视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地球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地质学教学中开展大型仪器相关知识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条件也日趋成熟。为了增强学生对大型科研仪器的认知,本文分析了大型仪器相关知识普及的现状及受限原因,并以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为例结合其基本原理及优势,阐释了高校地质学教学中普及大型仪器相关知识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探索,明确了采用"课堂讲解、课后实验室参观和操作人员现场演示相结合、其他方法作为补充"的教学方式在地质学教学中进行大型仪器知识普及的可行性。
- 王军鹏李福鹏
- 关键词:地质学实验教学大型仪器
- 北京房山岩体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构造带内,在平面上为不对称环状分布的复式侵入体.其主要由多期侵入的花岗闪长质岩石组成,被划分为中央相、过渡相和边缘相3个岩相带,岩体内部分布大量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黑云母作为中酸性火成岩中重要的镁铁质矿物,其矿物化学特征可以记录岩浆属性以及岩石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本研究对房山花岗岩体和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中的黑云母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并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对黑云母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探讨房山花岗岩体的岩浆来源以及岩浆混合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花岗岩体和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矿物化学成分.花岗岩体中的黑云母富Mg,贫Fe,属于镁质黑云母.从外向内3个相带的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含铁系数[(Fe^(3+)+Fe^(2+))/(Fe^(3+)+Fe^(2+)+Mg^(2+))]分别为0.42~0.47,0.45~0.47,0.41~0.46.FeO^(T)/MgO均接近0.60.MF值[2×Mg/(Fe^(2+)+Mg+Mn)]分别为1.05~1.21,1.06~1.15,1.12~1.23,指示3个相带的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均发生了壳幔混染.从外向内3个相带中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中的黑云母富Mg,贫Fe,属于镁质黑云母,含铁系数[(Fe^(3+)+Fe^(2+))/(Fe^(3+)+Fe^(2+)+Mg^(2+))]分别为0.44~0.48,0.45~0.50,0.44~0.52.FeO^(T)/MgO均接近0.60.MF值[2×Mg/(Fe^(2+)+Mg+Mn)]分别为1.00~1.16,1.03~1.15,1.10~1.18,说明包体的岩浆受到了中酸性岩浆的影响,发生了岩浆混合.花岗岩体与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中的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相似,但不同岩相带之间存在差异,推测该区域发生了一个多阶段的岩浆相互作用过程,可能为幔源基性岩浆注入壳源酸性岩浆,在岩浆房内以不同程度进行了岩浆混合.
- 邵航王军鹏肖登
- 关键词:黑云母矿物化学岩浆混合作用房山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