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1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频消融术对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左心耳血流速度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左心耳血流速度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后分别进行经胸心脏超声和经食道超声,比较2个时间点左心耳血流速度(LAAFV)、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A)和舒张早期室间隔二尖瓣环速度(e′)、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率(E/A)及早期舒张期二尖瓣血流与室间隔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结果与术前相比,50例患者在术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后,LAAFV明显提升、LAD明显变小、LVEF明显提高、A明显提高、E/A明显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e′、E/e′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成功转为窦性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后患者LAAFV明显加快,LAD变小,表明左心房的结构和生理逆向重塑得到了明显改善。
- 范剑峰方译邹思纹郑春华
-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射频消融术
- 右旋糖酐铁片对合并铁缺乏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对合并铁缺乏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5例合并铁缺乏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日3次口服右旋糖酐铁片每次50 mg,连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24周)的6 min步行距离,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临床综合评分和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低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内径短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综合评分和总体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短于对照组,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临床综合评分和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片应用于合并铁缺乏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 彭勇范剑峰熊旭华肖冬平高招波郑春华
- 关键词:右旋糖酐铁铁缺乏心力衰竭
- 心率震荡以及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心率震荡以及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患者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217例,患者根据有无伴发室性早搏分为偶发室早组,频发室早组,并另外选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HRV、HRT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结果之间对比中发现,偶发组、频发组的TO、T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组的TO、TS与偶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组、频发组的SDNN、T1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组、频发组的TO、TS、SDNN、T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频发组TO、TS、SDNN、T1的阳性率高于偶发组。结论频发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受损最严重,HRV与HRT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早的评价指标。
- 张雪梅郑春华魏友平高招波张春花范剑峰万明勇熊旭花
- 关键词:心率震荡心率变异室性早搏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3
- 2019年
-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12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7例)。两组分别给与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与盐酸贝那普利1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目标剂量20 mg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6 h后转化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达目标剂量200 mg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 72.00%,但明显低于治疗组的 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 < 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范剑峰方译郑春华
- 关键词:盐酸贝那普利片慢性心力衰竭6MIN步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