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瑛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腺癌
  • 4篇乳腺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性激素
  • 1篇旋切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乳房
  • 1篇乳腺X线摄影
  • 1篇乳腺癌内分泌...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后
  • 1篇乳腺良性肿块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散结
  • 1篇散结胶囊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江阴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苏瑛
  • 4篇邵清
  • 2篇邹大中
  • 2篇单海琳
  • 2篇夏锴
  • 1篇薛国英
  • 1篇邹润龙
  • 1篇周斌

传媒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比组实施西药呋塞米治疗,试验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侧和健侧同处上肢周径差、患肢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予以比较。结果:对比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治疗前患侧和健侧同处上肢周径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和健侧同处上肢周径差均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治疗后患侧和健侧同处上肢周径差比对比组小(P<0.05);两组治疗前患肢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肢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对比组低(P<0.05);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CD4+、CD8+、CD4+/CD8+与IL-17水平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疼痛与水肿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
苏瑛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防己黄芪汤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62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6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结果 62例乳腺良性肿块均被切除,平均旋切13次,共用时25 min。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127除乳腺良性肿块,其中纤维腺瘤105处,乳腺纤维腺病22处。结论 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适合≤2.50 cm的乳腺小肿块。
苏瑛邵清邹大中薛国英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房多发性纤维瘤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房多发性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200例女性乳房多发性纤维瘤患者,根据临床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取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乳癖消薄膜衣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愈51例(51%),显效33例(33%),有效13例(13%),无效3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治愈42例(42%),显效27例(27%),有效11例(11%),无效20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试验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为(5.43±5.36)分,低于对照组的(6.97±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房多发性纤维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尝试和推广。
苏瑛
关键词:消乳散结胶囊疗效观察
逍遥安坤汤在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应用逍遥安坤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分泌治疗+安慰剂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逍遥安坤汤。对比两组性激素水平、Kupperman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雌二醇为(40.29±10.96)pmol/L、促卵泡生成素为(32.25±5.25)mU/mL,与对照组的(40.35±10.25)pmol/L、(32.49±5.17)mU/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6、0.206,P均>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Kupperman症状积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应用逍遥安坤汤治疗可改善疾病症状及预后。
苏瑛
关键词:性激素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令甲状腺切除及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收集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一侧或双侧中央区清扫病例共2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纳米碳混悬液分为纳米碳组9例和对照组20例。术后病理榆台有无甲状旁腺,对比2组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情况。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纳米碳组切除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低血钙血症出现的比例及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波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全甲状腺切除及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能更好地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
邵清邹润龙单海琳苏瑛夏锴周斌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纳米碳
参芪扶正汤辅助CEF方案治疗乳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辅助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CEF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静脉炎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能显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苏瑛邵清
关键词: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CEF方案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技术(DB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检查可疑、乳腺超声诊断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0级或≥3级的病例,分别行乳腺X线摄影(DM)检查和DBT检查,并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M和DBT对早期乳腺癌及致密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BT与DM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6%和74.2%,特异度分别为96.2%和81.1%,准确度分别为90.0%和76.7%,DB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BT与DM对致密型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6%和70.3%,特异度分别为92.9%和64.3%,准确度分别为93.8%和67.7%,DBT对致密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T能提高早期乳腺癌尤其是致密型乳腺癌的检出率,诊断效能优于DM。
苏瑛单海琳夏锴邹大中姚秀华唐妍彦张震未邵清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