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气系统
  • 1篇成藏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篇肖开华
  • 1篇张云霞
  • 1篇沃玉进
  • 1篇周雁
  • 1篇陈红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江汉平原区构造演化对中、古生界油气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江汉平原区中、古生界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喜山期等多旋回沉积构造发展阶段,纵向上构成了震旦系—志留系及志留系—侏罗系两套油气系统。每一个构造运动期都是一次油气的大规模运聚期。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构造裂缝对区内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构造运动形成的风化壳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层段。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以及晚燕山—喜山期4次主要构造活动,使得4套油气保存单元经历了形成-改造、破坏-残存或重铸的演变过程。印支期以来的构造运动是江汉平原区中、古生界油气系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印支期区内构造格局以大隆大坳为特征,是区内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形成了隆起区早期的油气富集。早燕山期是区内中、古生界内幕构造的主要形成期,同时,也是油气运聚和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晚燕山—喜山期则是油气藏改造和调整期,不同类型的油气藏最终定型于喜山期。区内仙桃-戴家场和当阳次级深坳陷是原生改造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北部麻洋潭构造带是晚期生烃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丫新和万城潜山带是次生多源型油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肖开华陈红沃玉进周雁张云霞
关键词:油气系统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