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经胸及经食管超声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患者共54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行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31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在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伤口大小及心理认可状况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81.13±15.91)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93.67±72.74)min,伤口大小(3.41±1.13)cm,术后住院天数(3.37±0.49)d,心理认可状况54例均良好。对照组手术时间(109.13±18.19)min,呼吸机辅助时间(425.06±40.67)min,伤口大小(10.78±1.37)cm,术后住院天数(9.61±1.69)d。患者心理认可状况:良好8例,一般10例,较差13例。各项对比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既缩短手术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降低术后住院天数和费用,又符合美容要求,患者心理认可状况良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李奎张郁林辜志英周波杨卫东黄烨张秉宜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围术期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发生
- 余艳丽杨卫东聂军吕恩舒爱华占乐云张明瑜周波方海滨
- 2006年07月至2008年3月,收集该院胸外科择期或限期普胸开胸手术(肺、食管手术)患者152例。均在全麻下行非胸腔镜手术,胸腹联合切口或颈、胸、腹三切口术式者不入选该研究组。患者分为研究组-盐酸戊乙奎醚组(76例)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不张治疗盐酸戊乙奎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拔管病例对照研究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ABG术后全部患者,以延迟拔管术后机械通气(〉48h)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无延迟拔管的患者作为对照。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92例,其中延迟拔管患者24例,发生率为35.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心排、近期心梗、IABP、急诊手术、再次手术、CRRT、术后住ICU时间延长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低心排[优势比(OR)=11.809,95%可信区间(95%CI)为(2.61353.364)]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I天l素.
- 伍育旗杨卫东程俊霞陈欢香江高燕杜松楣杨晓玲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延迟拔管病例对照研究
-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功能无损害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年龄≥50岁、术前肾功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937,95%CI 1.481~16.46)、术前肾功损害(OR=9.847,95%CI 1.016~95.42)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和掌握引起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避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 伍育旗余旻杨卫东于超郭昌云黄睿肖倩江高燕
- 关键词:体外循环
- 乳腺脓肿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乳腺脓肿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乳腺脓肿常规行传统开放手术,视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3例乳腺脓肿行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该院乳腺脓肿患者运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的愈合速度(11.5±2.1)d、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疼痛程度(2.5±1.0)分、疤痕长度(6.0±3.0)mm、换药次数(5.3±1.2)次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及费用低的特点。
- 王露孙小婕杨卫东周波杨卫兵
- 关键词:乳腺炎乳腺脓肿负压引流
- 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77例患者研究,住ICU时间延迟(术后ICU时间>5 d)患者作为住ICU延迟组,以住ICU时间无延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治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患者1 1例,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发生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后呼吸衰竭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呼吸衰竭(OR =27.481,95% CI:2.477~304.89);血液透析(OR =8.438,95% CI:1.020~69.816).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血液透析是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 伍育旗杨卫东程俊霞陈欢香江高燕杜松楣杨晓玲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62岁,55kg。因“胸痛2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位于胸骨中上段,呈压迫感,伴胸闷,并觉颈部、下颌、咽喉及背部疼痛,无心慌,无恶心、呕吐。否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无类似胸痛、胸闷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 关键词:肠系膜心前区疼痛药物过敏史背部疼痛中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