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露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腺癌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癌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术后
  • 2篇双能量
  • 2篇双能量CT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关节炎
  • 2篇尿酸
  • 2篇尿酸盐
  • 2篇尿酸盐结晶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颈部
  • 2篇颈部淋巴
  • 2篇颈部淋巴结
  • 2篇颈部淋巴结清...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6篇徐露
  • 3篇李朋
  • 3篇易辛
  • 3篇韦伟
  • 3篇成官迅
  • 2篇朱熠
  • 1篇余辉
  • 1篇向子云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双侧乳糜胸及乳糜腹1例报告被引量:3
2020年
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情况少见,尤其是双侧乳糜胸更为罕见[1],大量乳糜液压迫肺和纵膈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双侧乳糜胸及乳糜腹文献尚无报道。笔者单位近期诊治1例甲状腺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双侧乳糜胸及乳糜腹的病例。报道如下。
梁青壮李朋韦伟徐露易辛
关键词:乳糜胸乳糜腹
双能量CT评估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双能量CT(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探讨DECT诊断痛风的准确性,分析尿酸盐结晶沉积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探讨DECT检测慢性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体积的可重复性,分析尿酸盐体积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徐露成官迅
关键词:双能量CT尿酸盐结晶痛风
甲状腺癌术后肺部改变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肺部改变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378例,依据年龄、性别、抽烟史、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手术入路进行分组,采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不同因素对术后肺部改变的影响,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法。结果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及手术入路对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组共312例,共发生肺部改变4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侧颈清扫术组共66例,共发生肺部改变10例,两组的肺部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侧颈清扫术组中,左侧颈清扫组共19例,发生肺部改变1例;右侧颈清扫组共34例,发生肺部改变4例;双侧颈部清扫组13例,发生肺部改变5例,三组的肺部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偏瘦组共24例,有2例发生肺部改变;体重正常组共212例,有4例发生肺部改变;超重组共109例,有4例发生肺部改变;肥胖组共33例,有4例发生肺部改变;4组的肺部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侧颈部清扫术及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是影响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改变的重要因素,行侧颈部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积极通过胸片排查其肺部改变情况,特别是针对双侧颈部清扫,或偏瘦及肥胖的患者。
梁青壮李朋易辛徐露贾浩朱丽璋韦伟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根治术肺部改变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诊治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46例,分析性别、年龄、抽烟史、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等因素对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影响。结果左侧颈部清扫10例,右侧颈部清扫24例,双侧颈部清扫12例,不同清扫方式术后的病人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改变阳性8例,其中4例术后发热(50%),肺部改变阴性38例,其中1例出现术后发热(2.6%)。是否肺部改变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廋4例,体重正常25例,超重13例,肥胖4例;不同身体质量指数病人的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比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而发生肺部改变的病人更容易术后发热。偏廋或者肥胖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及术后发热。
梁青壮李朋徐露易辛韦伟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肺部改变发热
双能量CT痛风识别技术评估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因外周关节疼痛就诊的患者166例,将符合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的133例设为实验组,余33例非痛风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关节均行DECT扫描,薄层重组后将图像数据传至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选择GOUT程序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DECT诊断痛风整体、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的存在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DECT检测尿酸盐体积与慢性痛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DE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整体灵敏度90.98%,特异度为84.85%。DECT诊断不同病程的痛风:首发、病程≤2年以及病程>2年,敏感度分别为89.47%、91.49%及91.04%,特异度分别为100.00%、94.12%及69.23%。DECT诊断不同部位的痛风:手/腕部、膝部以及足/踝部,敏感度分别为57.14%、91.18%及89.00%,特异度分别为100.00%、85.71%及80.00%。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对DECT检测MSU结晶沉积的存在有影响。慢性痛风患者MSU结晶体积与血尿酸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DE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于不同病程及部位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优势,可作为评估痛风疗效的辅助工具。
赖超余辉向子云徐露朱熠成官迅
关键词:双能量CT尿酸盐结晶痛风性关节炎
TNBC与non-TNBC的MRI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类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和非三阴乳腺癌组。观察两组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分析乳腺癌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on-TNBC组患者肿块类型多为圆形、肿瘤边缘较光滑、强化方式较均匀,而TNBC组患者肿块类型多为分叶状、肿瘤边缘毛刺、强化方式不均匀。且TNBC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高于non-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块部位无显著差异;non-TNBC组患者的癌胚蛋白(CEA)、癌抗原(CA)15-3和CA125水平均低于TNBC组(P<0.001);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强化方式和平均ADC值正相关。结论 non-TNBC患者的肿块性状多规则、光滑,强化方式多均匀,而TNBC患者的肿块类型多为不规则状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毛刺或不规则、强化方式多不均匀,且平均ADC值较高。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强化方式和平均ADC值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成官迅赵建华朱熠徐露端木一博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