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氧化铝
  • 4篇棒状
  • 3篇多孔
  • 3篇多孔材料
  • 3篇水热
  • 3篇孔材料
  • 3篇Γ-氧化铝
  • 2篇氧化铝载体
  • 2篇山岩
  • 2篇水热处理
  • 2篇团簇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加氢
  • 2篇刚果红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等温线
  • 1篇电镜
  • 1篇修饰

机构

  • 20篇中国石化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王少军
  • 16篇凌凤香
  • 4篇隋宝宽
  • 3篇范峰
  • 2篇王鹏
  • 2篇袁胜华
  • 2篇金鑫
  • 1篇姚颂东
  • 1篇刘璐
  • 1篇王继锋
  • 1篇梁相程
  • 1篇关明华
  • 1篇苏婷婷
  • 1篇刘雪玲
  • 1篇兰玲
  • 1篇刘全杰

传媒

  • 6篇石油化工
  • 3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第九届全国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当代化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光安定性指被测样品在贮存加工过程中在光氧化下逐渐变质的性质,能够反映光的稳定性,用于衡量润滑油基础油加氢精制深度。综述了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其作用机理,通过对影响光安定性因素(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重芳烃以及部分饱和多环芳烃)的分析和基础油光氧化机理的讨论,建议优化分离技术,深入表征结构,合理优化生产工艺,为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提供指导依据。
贾未鸣高旭锋王少军张会成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
NH4HCO3水热处理对氧化铝孔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分别对硫酸铝-偏铝酸钠法制备氧化铝过程中形成的滤饼、水合氧化铝及氧化铝进行NH 4HCO 3水热处理,并应用XRD、FT-IR、SEM、N 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脱附等技术分析NH 4HCO 3水热处理对氧化铝孔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物料经NH 4HCO 3水热处理后可提高氧化铝的可几孔径及不同程度降低氧化铝表面总酸、弱酸、中强酸含量,并改变氧化铝表面羟基结构。其中,滤饼经NH 4HCO 3水热处理后制得的氧化铝与未处理氧化铝相比,可几孔径由5 nm左右提高至8 nm左右,孔容及比表面积略有降低,表面总酸量由0.47 mmol/g降低至0.30 mmol/g。不同阶段物料经NH 4HCO 3水热处理后都形成了微米级棒状氧化铝,由于微米级棒状氧化铝的生成从而影响氧化铝孔结构与表面性质。
季洪海刘璐凌凤香王少军张会成
关键词:水热处理氧化铝孔结构表面性质
棒状γ-氧化铝的合成及其负载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金属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以γ-氧化铝粉末及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技术,成功制备棒状γ-氧化铝载体,并以此氧化铝为载体制备NiMo/γ-氧化铝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 2吸附-脱附、H 2-程序升温脱附、拉曼光谱、原位CO吸附等技术表征氧化铝载体及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发现,当γ-氧化铝粉末与碳酸氢铵质量比为1∶1.75、温度为140℃时,合成的棒状γ-氧化铝颗粒长为0.5~3μm、直径为50~100 nm,以该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的γ-氧化铝载体比表面积为276 m^2/g、孔体积为0.79 mL/g。与常规氧化铝载体相比,以棒状γ-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NiMo/γ-氧化铝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更易于还原,催化剂中Ni-Mo-S活性位数量较多。在体积空速为1.0 h^-1、反应温度为380℃、氢油体积比为800、氢分压为15.7 MPa的条件下,金属杂质脱除率可达59.8%。
季洪海隋宝宽凌凤香王少军
关键词:棒状催化剂加氢脱金属
HAADF与TEM表征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与高角环形暗场(HAADF)方法表征了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辨别出催化剂钌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尺寸、尺寸分布来表征贵金属分散性质的方法。结果表明:HAADF方法能够很好地辨别出炭载体上的贵金属颗粒,而TEM方法由于样品质厚的原因,存在大量钌粒子统计遗漏,因此HAADF方法表征结果更为可靠;采用HAADF方法可以得到比TEM方法更为准确的贵金属分散性质信息,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化学吸附法与TEM方法表征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的不足,从而准确地评价贵金属纳米粒子在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对于采用化学吸附法与TEM法区分载体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较为困难的催化剂体系,HAADF法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杨卫亚凌凤香刘全杰张会成王少军
关键词:贵金属分散性
双重孔分布氧化铝载体及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结构与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对含有微米级孔道γ-Al 2O 3载体进行碳酸氢铵水热改性处理,制备双重孔分布氧化铝载体,并以该氧化铝为载体制备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应用SEM、N 2吸附-脱附、TPR、Raman、原位CO吸附等技术表征氧化铝载体及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γ-Al 2O 3载体表面及微米级孔道中交织生长微米级棒状结构γ-Al 2O 3粒子,使氧化铝载体具有集中的10~15 nm孔道分布和适宜的1~2μm孔道含量。与未改性氧化铝载体相比,以改性处理后的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程序还原峰温降低,催化剂中八面体钼的相对含量和Ni-Mo-S活性位数量增加,加氢脱金属活性和加氢脱氮活性明显提高。
季洪海隋宝宽凌凤香张会成王少军
关键词:氧化铝
DFT理论及在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表征多孔材料表面能分布的新方法——DFT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多孔材料的孔分布分析,而且还能用于表面能分布的测定.
王少军凌凤香
关键词:催化剂多孔材料吸附等温线
文献传递
氧化铝表面碱性与钼金属负载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制备了氧化铝负载的钼金属催化剂,采用FTIR,CO2-TPD,NH3-TPD,TEM,H2-TPR等分析方法对钼金属催化剂试样进行表征,考察了钼金属在氧化铝上的负载机理及氧化铝负载钼金属后碱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铝的表面以弱碱性为主,钼金属优先负载到氧化铝的弱碱性位,钼金属是以氧化钼纳米簇形式负载到氧化铝上的,纳米簇中体相氧化钼优先还原,纳米簇底部氧化铝较难还原;随着钼负载量的增加,氧化钼纳米簇的面积和厚度增加,氧化铝不同羟基FTIR的峰强度改变,弱碱性逐渐消失。
范峰凌凤香王少军谷明镝杨春雁金鑫
关键词:氧化铝碱性
负载Pt对锐钛矿-板钛矿双相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板钛矿-锐钛矿双相TiO_2,通过浸渍和氢还原法将贵金属Pt负载在双相TiO_2表面制成Pt/双相TiO_2催化剂。TEM表征结果显示:Pt/双相TiO_2催化剂中Pt的晶粒尺寸很小,晶粒尺寸分布较窄;低负载量(质量分数0.2%和2.0%)时,Pt晶粒在TiO_2表面分布非常均匀,Pt负载量达到4.0%时,Pt晶粒在TiO_2表面的分散性变差。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Pt能显著提高双相TiO_2催化剂的甲基橙降解率;2.0%Pt/双相TiO_2催化剂的光降解性能最佳。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Pt颗粒的电子贮存能力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郭长友沈智奇凌凤香王少军张会成苏婷婷
关键词:甲基橙
微米级棒状氧化铝团簇体的合成及表征
2020年
以γ-Al2O3粉末及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技术成功制备微米级棒状氧化铝团簇体,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微米级棒状氧化铝团簇体形貌的影响,并应用XRD、NMR、TEM、FTIR、SEM、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脱附等技术分析其物化性质及结构。结果表明:当γ-Al2O3粉末与碳酸氢铵质量比为1∶1.75、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6h时,合成的微米级棒状氧化铝团簇体直径为5~15μm,该微米级棒状氧化铝团簇体由直径50~100nm、长0.5~3μm的棒状氧化铝交叉堆积而成,比表面积为300m2/g、孔容为0.67mL/g,具有双重孔分布,可几孔径分别为3.5nm和26nm,表面同时含有六配位铝离子、五配位铝离子和四配位铝离子。
季洪海凌凤香张会成王少军沈智奇
关键词:氧化铝
常减压蒸馏装置增产常一线油的流程模拟及操作优化被引量:5
2020年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塔改造后一次轻油收率有所提高,生产调整上以效益为导向,围绕增加喷气燃料的产量开展优化工作。利用PETRO-SIM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装置模型,对常一线油进行离线操作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终馏点对常一线油的产量和性质影响较大,实际操作中通过常压塔塔底注汽、常二线汽提蒸汽、常二线油流量和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终馏点的调节,实现了增产常一线油的优化目标。同时在优化过程中,发现常压塔高温位热源利用率低、喷气燃料加氢装置喷气燃料分馏塔石脑油组分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匡巍巍张璟龙王少军郑治国
关键词:常压蒸馏塔喷气燃料石脑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