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犬瘟
  • 6篇犬瘟热
  • 6篇犬瘟热病
  • 6篇犬瘟热病毒
  • 6篇瘟热
  • 6篇瘟热病毒
  • 6篇病毒
  • 3篇大熊猫
  • 3篇熊猫
  • 2篇小熊猫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感染
  • 1篇动物感染试验
  • 1篇毒株
  • 1篇野毒
  • 1篇野毒株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犬瘟热病毒感...
  • 1篇确诊

机构

  • 7篇解放军农牧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兰州军区联勤...

作者

  • 7篇夏咸柱
  • 7篇何洪彬
  • 5篇黄耕
  • 5篇李金中
  • 3篇武银莲
  • 2篇殷震
  • 1篇范泉水
  • 1篇胡桂学
  • 1篇李金中
  • 1篇邱薇
  • 1篇余春
  • 1篇钟志宏
  • 1篇范泉水
  • 1篇邱薇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病毒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科技增强国...

年份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犬瘟热病毒野毒株H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22
1999年
对引起长春某犬场犬死亡的犬瘟热病毒( C D V)野毒株( L I U)附着或血凝蛋白( H)基因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疫苗弱毒 Onderstepoort 株作了比较。用 4 对引物对 L I U 株进行了 R T P C R 扩增,将扩增得到的 4 个阳性 P C R 片段纯化后直接测序。将所测序列拼接后,去掉侧翼的 F 基因和 L 基因序列,得到了 H蛋白的全基因序列。该基因全长为 1 946 bp,开放阅读框架( O R F)始于 21~23 位的 A T G,终止于 1 842~1 844位的 T G A,编码 607 个氨基酸。将 L I U 毒株与疫苗弱毒 Onderstepoort 株进行比较,二者 H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1.7% ,推导的 H 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0.2% 。 Onderstepoort 株的 H 蛋白潜在的 N 联糖基化位点为 4 个,而 L I U 株 H 蛋白为 8 个。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对 L I U 株 H 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影响。2 个毒株 H 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均为 12 个,且位置是保守的;疏水性有一定的不同,但推测的穿膜区位置是相同的,位于 35~55 位氨基酸之间。
何洪彬李金中夏咸柱黄耕范泉水余春邱薇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抗原性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附着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3
1999年
为了从基因水平上研究我们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DV)。熊猫(LP)毒株与疫苗弱毒Onderstepoort株的差别,本文对LP毒株附着蛋白(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我们设计合成了4对引物,对LP株进行了RT-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4个阳性PCR片段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把所测序列拼接后,去掉侧翼的F基因和L基因序列,得到了H蛋白的全基因序列,该基因全长为1946bp,开放阅读框架(ORF)始于21-23位的ATG,终止于1842-1844位的TGA,编码607个氨基酸。将LP毒株与GenBank中疫苗弱毒Onderstepoort株进行比较,二者H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2%,推导的H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Onderstepert株的H蛋白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为4个,其中2个位于N末端2/3处(一个位于推测的胞质部分,不能利用),另2个位于蛋白质C末端1/3处,而LP株H蛋白潜在的队联糖基化位点为8个,其中4个与Ondersttepoort的N-联糖基化位点完全相同,但另外4个是疫苗株所不具有的,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对LP株H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影响;两个毒株H蛋白的丰胱氨酸残基数目均为12个且位置是保守的;疏水性有一定的变化,但推测的穿膜区位置是相同的,约位于35-55位氨基酸之间。上述结果表明LP和Onderstepoort疫苗株的H蛋白及其基因是存在差别的,至?
何洪彬李金中夏咸柱黄耕邱薇余春范泉水
关键词:小熊猫瘟热病毒
基因序列分析确诊大熊猫的犬瘟热病毒感染被引量:23
1999年
直接从死亡大熊猫肝脏提取细胞总 R N 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 1 对引物扩增出了约 320 bp 的片段。此产物经纯化、序列分析表明,其片段 2 个引物间长度为 281 bp,与预计片段大小相同。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北京犬等 4 个野毒株、哈尔滨犬野毒株、某疫苗弱毒株、 Onderstepoort 弱毒株和海豹瘟热病毒 2 型毒 株的 同源 性分 别为 922% 和 989% 、925% 和 989% 、915% 和 946% 、929% 和 989% 、982% 和 100% 。这样就进一步确定了大熊猫的犬瘟热病毒感染。
李金中夏咸柱何洪彬余春胡贵学范泉水郑先春黄耕武银莲
关键词:大熊猫犬瘟热病毒PCR扩增
全文增补中
熊猫犬瘟热病毒的进化地位研究
本文对致死大、小熊猫和犬的各一个犬瘟热病毒株的H蛋白基因进行了研究,应用RT-PCR从病料或细胞培养物中,分3段扩增出了3个毒株H蛋白的前部分基因,经序列分析均为1641bp。将测定的3个毒株的序列与Genbank中现有...
李金中何洪彬胡贵学范泉水余春郑先春黄耕武银莲夏咸柱殷震
关键词:熊猫犬瘟热病毒进化
文献传递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基因3′端的序列测定被引量:7
1999年
从死亡大熊猫的肝脏中直接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两对引物,分两段扩增出融合蛋白基因3′端的片段。经序列分析表明:此片段的长度为693bp;此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某疫苗弱毒株、Onderstepoort弱毒株、海豹瘟热病毒2型毒株和海豹瘟热病毒1型的同源性分别为97.5%和96.2%、88.6%和94.5%、92.9%和95.6%、63.2%和76.5%;大熊猫毒株与其它毒株融合蛋白3′端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均有一定差异;其非编码区比国外报道的Onderstepoort弱毒株多9个碱基,在非编码区最后58个碱基,两毒株仅有17个相同。
李金中夏咸柱何洪彬胡桂学余春范泉水郑先春黄耕武银莲
关键词:大熊猫犬瘟热病毒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LP)的动物感染试验被引量:5
2000年
将从死亡小熊猫肝脏病料中分离到的CDVLP株第9 代MDCK 细胞培养毒,按不同剂量各接种7 只2~3 月龄的健康幼犬,接种犬全部发病。于接种后7 天时各捕杀2 只犬进行检测,电镜检查、CDVRT- PCR、CDV的分离及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说明接种犬发生了CDV 感染。结合接种犬出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学变化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CDVLP株是一株强毒,并且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表明某动物园小熊猫发病及死亡是由CDV引起的。
何洪彬夏咸柱范泉水李昭春钟志宏黄耕邱薇邹啸环武银莲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附着或血凝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4
2000年
首次对犬瘟热病毒 (CDV)大熊猫 (GP)毒株附着或血凝蛋白 (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进行了比较。我们设计合成了 4对引物 ,对GP株进行了RT PCR扩增与测序。H蛋白基因全长为 194 6bp ,开放阅读框架 (ORF)始于 2 1 2 3位的ATG ,终止于 184 2 - 184 4位的TGA ,编码 6 0 7个氨基酸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将GP毒株与GenBank中疫苗弱毒株Onderstepoort进行比较 ,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1.4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0 .2 % ,GP和Onderstepoort株H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均为 12个且相对位置不变 ;疏水性有一定的变化 ,但推测的穿膜区位置 (约 35 55位氨基酸 )是一致的 ;Onderstepoort株的H蛋白潜在的N 联糖基化位点为 4个 ,GP株H蛋白为 9个 ,糖基化位点的不同可能对GP株H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影响。
何洪彬李金中夏咸柱余春范泉水黄耕邱薇殷震
关键词:大熊猫犬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