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他山镜鉴:美国汉学视域下之《儒林外史》研究
- 2019年
- 纵观美国汉学界的《儒林外史》研究成果,主要是专著、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把研究进程历时地划分为3个阶段:滥觞、发展和繁荣。分阶段系统阐述美国汉学界的《儒林外史》研究成果,对重要的研究著述进行分析。从研究主体的背景、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出发,指出美国《儒林外史》研究的特点及对国内学界的启示。分析研究的问题与不足:译研不平衡、范畴集中、阐发方式单一。总结"他者"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中西文学研究互动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 何敏李静
- 关键词:美国汉学古典小说比较文学《儒林外史》
- 中德社会保险救济制度之比较
- 2008年
- 社会保障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还包括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行政给付制度及对残疾人员的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以及在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灾民生活保障制度。狭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通过《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来固化的。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
- 李静
-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
- 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外语教学学习质量之我见——以中德文化差异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我们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也随之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拟从中德文化差异比较入手,阐述在当前外语教学和学习中,不能只单纯地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 李静
-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 文史对话:《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新历史性被引量:1
- 2019年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是从西方视角出发撰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它把文化要素与社会历史背景作为研究对象;将中国文学视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存在,试图参与中国文学史的建构;对边缘文学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意识形态,影响文学史的呈现。《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是海外汉学家从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出发,在文学史写作方面做出的可贵尝试与创新,思考海外汉学家的文学史建构原则及文本,对于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 李静何敏
-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 初到德国之公共交通上的购票学问被引量:1
- 2009年
- 在飞往德国的途中,我结识了两位中国同伴。男的已在德国工作了七、八年,女的和我一样是初到德国。我和女孩都要去市区,而男孩只是要去火车站转车。我们在男孩的指导下,在自动售票机上合买了一张双人票(Parmer-Tageskarte),可男孩并没有买票。
- 李静
- 关键词:公共交通学问购票自动售票机火车站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