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柏青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新型微孔硫属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孔硫属化物,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dap)<Sub>2</Sub>(Hdap)<Sub>4</Sub>Cu<Sub>8</Sub>Ge<Sub>6</Sub>S<Sub>18</Sub>,其中da...
- 张仁春曹智张道军袁柏青张竞超
- 文献传递
- 玻碳电极表面催化性质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 2005年
- 电位跃-开路驰豫-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开路情况下,玻碳电极表面对[Fe(CN)6]4-和[(phen)2Cu]2+体系的自身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获得各体系的催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9.02×10-4L/mol/s和1.44×10-3L/mol/s。玻碳电极开路情况下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质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 袁柏青朱永春计红果
- 关键词:电催化
- 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药物分析对于药品鉴定、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分析实际样品中的药物成分(特别是中药中活性成分)时,由于其中的组分非常复杂,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分离工具以及能够给出多种信息和高灵敏检测的检测器。与水...
- 袁柏青由天艳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非水毛细管电泳ECL
- 三维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u_6~Ⅰ(pyz)_6][(PMo_(12)O_(40))_2]·11H_2O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三维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uⅠ6(pyz)6][(PMo12O40)2]·11H2O(pyz=吡嗪),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立方晶系,Ia-3d空间群,晶胞参数a=b=c=2.602 66(3)nm,α=β=γ=90°,V=17.630 0(4)nm3,Z=8,R1=0.052 7,wR2=0.137 8.进一步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其在电催化氧化葡萄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活性.
- 马凤吉曾小英孙倩袁柏青张道军
- 关键词:无机-有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水热合成电化学性质
- 新型类沸石镉硫属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类沸石镉硫属化物,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d<Sub>8</Sub>S(SPh)<Sub>14</Sub>]Cd(2Me‑Im)<Sub>4</Sub>,其中2Me‑Im为2‑甲基咪唑,其骨架结构由超...
- 张仁春曹智袁柏青王军杰张竞超
- 文献传递
- 新型发光试剂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正>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类以毛细管柱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以样品的多种特性(电荷、大小、等电点、极性、亲和行为、相分配特性等)为根据的液相微分离分析技...
- 袁柏青徐春荧曾小英张道军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乙腈溶液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离检测丙咪嗪和三甲丙咪嗪的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离检测丙咪嗪和三甲丙咪嗪的方法,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β-环糊精溶液和乙腈溶液的混合溶液为分离溶液,使得丙咪嗪和三甲丙咪嗪得到分离,然后在毛细管柱末端,通过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
- 由天艳于彩霞唐小风袁柏青李霞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积垢清洗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积垢清洗剂,所述的清洗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络合剂:5~30%,沉淀转化剂0.3~3%,表面活性剂0.05~1%,渗透剂0.05~0.5%,碱5~25%,余量为水。本发明提...
- 曹智张竞超张道军张仁春袁柏青
- 文献传递
- 石墨烯氧化物/镍氧化物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石墨烯(GN)及其氧化物(GO)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快的电子转移速率以及好的热传导性等特点,已经被广范用于纳米器件、超级电容器[1]、电化学传感器[2]等方面的研究。
- 袁柏青邓德华王贵芳刘林张道军庞欢
- 关键词: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性质修饰电极
- 文献传递
- 基于电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阿托品固态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被引量:3
- 2011年
- 将电纺碳纳米纤维(CNF)掺杂于吸附有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Nafion聚合物膜中,制成固态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阿托品的检测。实验表明,CNF的加入能够增强Ru(bpy)32+/阿托品体系的电化学和ECL信号,且Ru(bpy)32+在膜中的电化学反应受扩散控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ECL强度与阿托品浓度在1×10-7~1×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6.7408+0.8148logC(n=8),r=0.9967;检出限为1×10-7 mol/L(S/N=3)。考察了此传感器的重现性,对1×10-5mol/L阿托品重复检测7次,ECL强度的RSD为2.86%。此传感器的稳定性结果令人满意。将此方法用于尿样中阿托品的检测,回收率在81%~88%之间。
- 杨秀云徐春荧袁柏青由天艳
- 关键词:电纺碳纳米纤维三联吡啶钌阿托品化学修饰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