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君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内镜
  • 2篇溃疡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多形核
  • 1篇药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益生菌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管理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影响
  • 1篇神经内分泌

机构

  • 7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祝君
  • 3篇赵黎明
  • 3篇徐建光
  • 1篇刘威
  • 1篇曾小伟
  • 1篇余建香
  • 1篇朱云燕
  • 1篇朱希松
  • 1篇周妙平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并进行处方合理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统计处方疾病占比和中医证型,分析最常使用的前20味中药;对用药处方合理性进行分析,统计不合理处方类型和发生率,分析原因,并提出用药建议。结果:医院消化内科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治疗疾病以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最多见,分别占26.29%和19.10%,其他依次为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便秘、腹泻、胆囊炎,分别占12.36%、11.46%、10.56%、7.87%、5.39%;消化内科最常用的前20味中药是甘草、陈皮、党参、枳壳、白芍、香附、木香、焦神曲、厚朴、白术、黄芪、鸡内金、焦山楂、川芎、赤芍、柴胡、茯苓、火麻仁、大黄、黄芩;445张中药处方中有24张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5.39%。其中以不符合辨证论治原则最高,为2.25%;其他依次为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味数过多、超疗程用药、用药与诊断不符,分别占1.12%、0.90%、0.45%、0.45%和0.22%。结论:医院消化内科中药以健脾益气、利水渗湿、活血止痛、消食化积、理气宽中类药物多见,中药制剂不合理处方发生率较低,以不符合辨证论治原则为主,医院应强化临床医师的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学习,建立科学的处方流程,完善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确保医嘱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祝君郑康
关键词:消化内科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点评用药管理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及并发症的增强CT和内镜表现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及并发症的增强CT和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21年7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IMP并发肠梗阻(7例)和肠穿孔(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增强CT与内镜检查资料。结果本组9例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并发肠梗阻7例,肠穿孔2例。7例肠梗阻中1例为机械性肠梗阻,6例为麻痹性肠梗阻。增强CT典型表现包括受累肠壁弥漫增厚伴轻中度强化,肠系膜静脉及结肠壁内点状、线状及弯曲状钙化,回肠和右半结肠梗阻扩张或右半结肠壁破裂;内镜典型表现包括肠壁僵硬、肠腔狭窄、黏膜暗紫色改变、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结节状突起和迂曲静脉显露等。结论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及并发症其增强CT和内镜检查有较典型的特征,如病变主要累及右半结肠、内镜下黏膜暗紫色改变、多发钙化、增强扫描出现分层状强化呈“靶征”等,对本病可作出明确诊断。
周妙平刘一明祝君倪晨峰曾小伟刘威朱希松
关键词:并发症肠梗阻肠穿孔内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与内镜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64例行内镜检查的UC患者,根据Mayo肠镜评分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5例,比较3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内镜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与内镜下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71、0.185、0.085,P>0.05),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内镜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11、0.654、0.689,P<0.01);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评估中重度UC的AUC分别为0.750、0.725、0.828。结论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与UC内镜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评估UC患者肠道情况方面有一定价值。
祝君赵黎明徐建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建立
2023年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2010—2014年接受手术治疗的79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生存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Kaplan-Meier法显示性别、年龄、种族、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组清扫数目与患者预后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年龄、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组清扫数目均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并基于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预后模型。结论年龄、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组清扫数目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预后。
祝君沈红波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因素列线图
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病原菌构成与药敏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及危险因素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526例ESD治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526例ESD治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6.7%;共分离出病原菌4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5株占53.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为1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手术时间、糖尿病和操作者经验是发生治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ESD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概率较低,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感染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朱云燕徐建光赵黎明祝君余建香程义仙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原菌
胃十二指肠溃疡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9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阳性检出率,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轻度疼痛、头晕、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8.97%(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下降,观察组(10.02±2.45分)低于对照组(13.75±3.02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轻度疼痛、头晕、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采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阴性检出率,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黄小刚祝君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益生菌四联疗法安全性
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肝硬化腹水非多形核细胞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清血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性腹水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出现SBP分为SBP组和非SBP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PCT和CRP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非SBP组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BP组(P<0.05)。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的PCT和CRP检测水平。结论当患者的PCT及CRP升高时其对肝硬化腹水SBP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赵黎明徐建光祝君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