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浩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氧化钽
  • 1篇铒掺杂
  • 1篇集成光学
  • 1篇脊形
  • 1篇脊形波导
  • 1篇脊形光波导
  • 1篇光波
  • 1篇光学
  • 1篇波导
  • 1篇掺铒

机构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华平壤
  • 1篇胡军
  • 1篇于浩
  • 1篇马小玲
  • 1篇李彬
  • 1篇郭天娥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高掺铒硅基氧化钽脊形光波导被引量:1
2017年
首次提出了采用Er-Ta共溅、高温退火的方法,在硅基二氧化硅表面制备高掺铒氧化钽(Er:Ta_2O_5)薄膜。利用棱镜耦合仪分析了铒掺杂浓度对Er:Ta_2O_5薄膜的折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r:Ta_2O_5薄膜的折射率随着Er掺杂浓度的增加而略微降低,且所制备的薄膜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成功制备出Er掺杂浓度分别为0、2.5、5、7.5 mol%的硅基Er:Ta_2O_5脊形波导,波导在1 550 nm波段可实现单模传输,通过截断法得到波导在1 600 nm波长处的传输损耗分别为0.6、1.1、2.5、5.0 d B/cm。在所制备的Er:Ta_2O_5薄膜中,尽管没有发现Er_2O_3结晶析出,但薄膜中的Er3+会影响Ta_2O_5晶体的结晶程度,进而增加波导的传输损耗。最终文中制备的掺杂浓度为2.5 mol%的硅基Er:Ta_2O_5脊形波导通过980 nm激光泵浦,在1 531 nm信号波长下达到了3.1 d B/cm的净增益。
陈朝夕温浩康于浩李彬胡军郭天娥马小玲华平壤
关键词:集成光学铒掺杂脊形波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