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新义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理论-实践-科研(电化学)-思政四位一体的《半导体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从《半导体物理学》教学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其存在的不足分别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反哺教学、课程思政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结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设计了课程教学实验。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晶特性的钴酸锂薄膜,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分析了结晶特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实验涉及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性能,讨论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半导体物理学》中晶体结构与晶体结合章节的理解。
- 戴新义吴复忠陈海军李水娥麦毅
- 关键词:半导体物理学教学改革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 非晶态磷酸锂包覆钛酸锂电极在0.01~3.00 V电压范围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长期以来,表面包覆一直是改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法将非晶态磷酸锂包覆在Li4Ti5O12电极片表面,修饰后电极表面光滑,形成了均匀的非晶态磷酸锂包覆层。在0.01–3.00 V电压范围的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该包覆层可显著改善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当充放电电流密度分别为35和1750 mA·g^(–1)时,电池容量可以达到265和151 mAh·g^(–1),远高于未包覆电池的240和22 mAh·g^(–1),并以88 mA·g^(–1)的电流密度进一步充放电200个循环后,仍保留了238 mAh·g^(–1)的高可逆容量。这是由于非晶态磷酸锂包覆层可稳定电解质界面,保持粒子间电子通道的完整性,并在电极表面形成交联离子导电网络,使得改性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
- 王影张文龙邢彦锋曹苏群戴新义李晶泽
- 关键词:钛酸锂磁控溅射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7年
- 《材料科学基础》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探索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引入科研进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
- 田琴吴复忠李水娥麦毅戴新义徐芹芹谷肄静陈敬波
-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基于《光伏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 2018年
-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光伏科学与工程》作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需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满足新能源产业的人才需求。本文结合贵州大学《光伏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使该课程能更符合教学实际及专业发展方向,满足本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 戴新义戴怡凤吴复忠吴复忠麦毅李水娥田琴麦毅陈敬波
- 关键词:新能源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 溅射功率对原位退火钴酸锂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高温下制备了原位退火的钴酸锂薄膜,并研究了溅射功率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钴酸锂薄膜结晶颗粒长大,生长速率增加,首次放电比容量增大且循环性能提升。200W溅射制备的钴酸锂薄膜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47μAh·cm-2μm-1,并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 周明霞唐乾昌杨玉杰张瞾王悦璨余红梅戴新义
- 关键词:溅射功率比容量循环性能
- 化学电源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几年,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从政府到企业都非常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时间,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新能源专业,培育专业人才。《化学电源》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经过三年的教学,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探索,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
- 陈敬波徐芹芹谷肄静戴新义麦毅
- 关键词:新能源化学电源教学实践
-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构架中重要的专业课程,综合性、交叉性强,知识内容和涉及的学科较多。该课程设置依据其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既可作为一个细分方向设置多门课程,又可以简化成一门非太阳能方向为主的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教学主要存在教材匮乏、学生实验平台缺乏,教学案例和课程视频太少等问题。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改革、实验装置设计及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 麦毅刘光辉戴新义戴新义吴复忠李水娥
-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置
- 高电压钴酸锂的氧化锌低温包覆改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制备高电压钴酸锂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但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升高,会加剧电极表面副反应的发生及钴酸锂结构的衰退,从而降低其电化学性能。表面包覆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有段,本文采用湿化学法对钴酸锂材料进行了氧化锌包覆,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包覆层特性及钴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达到450℃时包覆前驱体乙酸锌完全分解为氧化锌包覆层,且对钴酸锂本身晶体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包覆层结晶颗粒变大。氧化锌包覆后钴酸锂循环性能明显改善,LCO-Z450样品在3~4.5V电压区间充放电循环40周后容量保持率达89.8%,而相同条件下未包覆的钴酸锂样品只有72.1%。
- 姚孟余罗明健谌业锋任洪宇叶联康戴新义
- 关键词:钴酸锂氧化锌湿化学法表面包覆
- 《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分析
- 2022年
-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设计了一个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钼背电极、铜铟镓硒光吸收层和氧化锌窗口层,采用化学水浴法制备硫化镉缓冲层,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该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分析过程涉及半导体物理学中多个重要知识点,如晶体结构、能带理论、半导体中载流子特点、半导体PN结及半导体的光学性质等内容。通过该课程实验能促进同学们对上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了解新能源相关研究进展,激发其科研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 戴新义陈海军吴复忠麦毅
- 关键词: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实验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