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周铭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也说“禹生石纽”
- “禹生石纽”同“禹兴于西羌”为两件事,双方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各异,影响的区域各异,涉及的内容各异. “禹兴于西羌”,对应的是夏族的发源;“禹生石纽”对应的是夏族的迁徙,实不能混为一谈.“禹生石纽”是“禹生于石”这一神话传...
- 钟周铭
- 关键词:夏族文化交流神话传说
- 试论纵目青铜像的造型内涵
- 2013年
- 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二号祭祀坑里,出土了54尊纵目青铜人像。这些青铜人像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尤其是那双突出的眼睛。根据其两个主要特征——1.眼球向外突(例如最大的一件其双眼瞳孔呈柱状外突,直径13.5厘米,长达16.5厘米),2.两眼角向上翘,整个形状看起来像眼睛是竖起的——考古学界将它命名为"纵目青铜像"。
- 钟周铭
- 关键词:铜像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人像青铜
- 巴人早期活动地域及其迁徙考被引量:1
- 2017年
- 巴人是一支迁徙的族群,赢姓,同鸟关系密切,出自东夷集团,最初的活动地域大致在安徽北部一带。至迟在夏朝初年,巴人已西迁到了豫西南、鄂西北一带,受夏后启之臣孟涂管理。卜辞中所见之巴人,其主要活动地域基本位于晋南一带,大约从殷墟第三期开始,巴人逐渐从原居地外迁。至迟在殷朝末年,巴人已迁徙至汉水上游一带,并协助武王伐纣。灭殷后,为了对巴人更好地联合、羁縻,周王室分封了自己的姬姓宗室于当地。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巴人活动的重心已迁往川东、重庆一带。
- 钟周铭彭邦本
- 关键词:巴人迁徙
- 试论安阳王的南迁与建立瓯雒国
- 关于安阳王南迁并建立瓯雒国这一问题,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传说说;二,史实说;三,伪书说。不同的观点都有相应的材料作为支撑。但根据我们的分析与研究,史实说应该更加符合当时的历史面貌。史实说,主要是依据蒙文通先生在...
- 钟周铭
- 关键词:南方丝绸之路
- 文献传递
- 论安阳王南迁交趾的历史背景被引量:1
- 2017年
- 安阳王之所以选择南迁,并且能够在今越南北部地区建立统治政权,其背后当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从地理上来看,东南亚地区同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江河相通,山水相连,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为古蜀地区同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从族属上来看,古蜀地区、云南地区、越南北部地区多濮越系居民。在古代尚未具备国家或者国界的概念时,相互认定的标准更偏重族群间的认同感,这种相同(近)的族属,成为两地交往的黏稠剂。从沿线地区的历史交往上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蜀地区便作为中介,同越南北部地区发生了间接的联系;至迟从商代起,一直到战国时期,贯穿着整个先秦时期,古蜀到越南北部地区的沿线地区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交往关系。
- 钟周铭
- 关键词:交趾古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