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战线
  • 4篇统一战线
  • 3篇人民
  • 3篇人民民主
  • 3篇文明
  • 3篇民主
  • 3篇民族
  • 2篇中华民族
  • 2篇主义
  • 2篇资本主义
  • 2篇文明演进
  • 2篇共产党
  • 2篇全过程
  • 1篇当家作主
  • 1篇宣言
  • 1篇研读
  • 1篇演进
  • 1篇演进历程
  • 1篇永续发展
  • 1篇渊源

机构

  • 15篇云南省社会主...
  • 3篇《学报》编辑...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李亚强
  • 2篇罗雷

传媒

  • 9篇云南社会主义...
  • 4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及发展脉络初探被引量:1
2021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近现代,是随着中国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而逐渐凝聚起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发挥了借鉴和启发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李亚强
关键词:思想渊源发展脉络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世界变局与全人类共同价值探究
2024年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难以预料的变局、危局,也正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局、危局之后,人类文明得以向前推进。15世纪到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因奥斯曼帝国崛起而导致的欧亚商路受阻的情况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同时,商路的延伸使得欧、亚、非、美文明连接到一起,人类社会发展史由国别史、地区史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世界史的发展轨道上来。人类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连为一体,从根本上打破了不同文明在横向时间线上相对封闭发展的演进历程,将不同文明在横向、纵向两个时间线上有机地联系起来,开辟了崭新的世界历史,在此基础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逐步凝聚、形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涵盖“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全人类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破解变局、危局,实现共同发展,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李亚强
关键词:大历史观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2022年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应对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发展目标及重大原则,其中专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我们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李亚强
关键词:文明发展道路永续发展生态良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活富裕
重温经典不忘初心——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被引量:2
2018年
十四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开始发生变化,长久以来形成的东、西方发展格局,开始倾斜。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西方的崛起。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出现的商人阶级开始崛起,通过一系列革命,全面改变了当时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他们用一种全新的资源、人力的配置方式取代了旧的,开辟了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马克思、恩格斯代表作《共产党宣言》中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指出无产阶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带领全人类进入到自由王国之中。本文在《宣言》诞生170周年之际,对《宣言》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阐释,并根据《宣言》的精神,结合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对未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思考。
李亚强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未来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了这一使命任务,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部署,擘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李亚强田桂兰杨婷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
脱贫攻坚视阈下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现代化路径研究——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国长期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已经变化了的国情、民情、贫情做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消除中国大地上存在多年的绝对贫困人口问题。通过积极动员各方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坚持大扶贫格局,协同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决定性进展。在中国已经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下,用超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的现代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延伸现代化中国地域治理的边界,加快解决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步伐,补齐短板弱项,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释放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潜藏的人口红利,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助力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①。本文在脱贫攻坚的视阈下,看待和分析我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后续现代化路径进行探讨。
李亚强
关键词:脱贫攻坚边疆民族地区
“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3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现代化史,也是一部统战史、一部人民民主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顺利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丰富和延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民主发展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阶段,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作用发挥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些变化为我们做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23年6月,在昆明召开的“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讨会聚焦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从人民政协、多党合作、民主监督、基层协商、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视角展开研讨交流,在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民主监督的实践启示、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巩固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政策参考。
刘林华李亚强
关键词:统一战线
对人类文明演进历程的探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本研读被引量:1
2017年
人类文明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无数个世代的发展,其发展程度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进。那么,文明从何而来,它的发展又是怎样从一粒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人类文明最终又将归于何处,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在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本文的研究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文本出发,从人类文明的起点到人类文明的终点展开阐述,得出自己在研究文本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启发,对文本进行一次系统的阐释和梳理。
李亚强
关键词:文明演进私有制国家学说
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系统属性探究
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并将相关集中论述安排在第八部分,作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一部分,进一步贯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的结构安排。可见,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二者有着深刻的系统性关联。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秉持系统观念,可深入分析其中所蕴涵和透射出的系统科学逻辑和道理学理哲理。
罗雷李亚强
关键词:人民民主制度统一战线科学逻辑《决定》
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性探析——基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人类脱离原始的自然属性,结成社会群体生活,他们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属性,在极大程度上压制了其自然属性的发作。人类逐步用更加成熟的手段去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同时也在改造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界、人类自身的自然性不断被征服,但这种征服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自然的进化过程被人为的因素改变,这种改变究竟会把人类引向何处,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间的关系,成为本文的探讨的重点。
李亚强
关键词:未来社会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