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4篇基因
  • 4篇儿童
  • 3篇血症
  • 2篇血栓
  • 2篇早发型
  • 2篇软骨
  • 2篇软骨发育
  • 2篇软骨发育不良
  • 2篇酸血症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突变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利伐沙班
  • 2篇脑积水
  • 2篇基因突变

机构

  • 17篇甘肃省妇幼保...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7篇江燕
  • 12篇徐瑞峰
  • 11篇王卫凯
  • 9篇魏林
  • 7篇杨永鹏
  • 4篇张庆华
  • 2篇郝胜菊
  • 2篇易彬
  • 2篇王燕侠
  • 1篇张钏
  • 1篇王鑫
  • 1篇左坤
  • 1篇李尕梅
  • 1篇王永军
  • 1篇郑雷
  • 1篇冯暄
  • 1篇杜丽芳
  • 1篇平春枝
  • 1篇杜世华
  • 1篇王兴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诊疗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重大挑战。COVID-19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正处于研究中,随着家族聚集的出现以及疫情进入高峰阶段和病原学检测工作的开展,儿童感染病例逐渐增多。儿童COVID-19感染例数远低于成人,发病较分散,症状少,表现不典型,不利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进行和诊治方案的制定。儿科医生应提高警觉,及时识别COVID-19患儿,尤其是那些具有潜在疾病或合并症的儿童并及早治疗。
江燕李元枭魏林徐瑞峰王卫凯杨克虎安彩霞易彬
关键词:儿童流行病学诊疗
一种重症监护患儿用调节式定位枕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患儿用调节式定位枕头,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定位枕头不方便进行调节的问题。本重症监护患儿用调节式定位枕头,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固定有放置垫,固定板的...
江燕徐瑞峰魏林
文献传递
以三系减少发病的早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血细胞变化的临床特征、发病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住的1例以血细胞三系减少发病的早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于2月龄因三系减少入院,5天后经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质谱诊断为MMA。行基因检测显示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315C>G及c.609G>A,确诊为Cb1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首发症状为三系减少的早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其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血细胞三系减少的患儿,诊疗上要开拓思路,完善血尿串联质谱,早诊断和早治疗是MMA改善预后的关键。
侯风丽江燕魏林徐瑞峰安彩霞王卫凯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串联质谱血小板减少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模式的改良应用
杜世华董华腾江燕白静左坤李尕梅
技术说明:研究方法及内容:从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患儿中,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0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在急诊室就诊的3000例患儿设...
关键词:
关键词:儿科急诊急诊室
新生儿起病的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节病一例
2022年
患儿,女,31 d,因"间断呕吐10 d,哭闹2 d"于2019年10月24日收住入院。患儿于生后21 d无明确诱因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生后29 d剧烈哭闹,不易安抚,以"呕吐原因待查"收住。病程中无发热、咳嗽,无呕血、腹泻,无惊厥、昏迷,食欲可,二便正常,睡眠差。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 850 g,生后无窒息,否认病理性黄疸史,按时接种疫苗。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母亲第1胎为女孩,足月顺产,生后1个月出现哭闹,嗜睡,生后54 d死亡。死因不明。第2胎为男孩,孕5个月宫内超声发现晶状体缺失,孕6个月时行人工流产。
徐瑞峰江燕魏林张林杰张太宁王卫凯安彩霞张庆华杨永鹏
关键词:足月顺产原因待查患儿父母病理性黄疸基底节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合并脑积水一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合并脑积水发病率及相关基因诊断。方法通过复习新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理论文献,结合1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合并脑积水患者儿的临床表征,讨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基因诊断及染色体畸变。结果患儿头围明显大于同龄儿,且四肢短小,肌张力低,行股骨及髋关节拍片:双侧股骨增粗、缩短,远端呈"镶嵌"状,骨皮质连续,双侧髂骨下端呈"三叉戟"状改变,皮质光滑连续。结论患儿FGFR3基因监测到1138G>A突变,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江燕郭玥安彩霞
关键词:软骨发育不全脑积水
利伐沙班治疗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儿科慢性病以及危重症诊疗技术的提高,中心静脉通路的使用逐年增加,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目前使用的抗凝治疗方案包括低分子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仍是从成人指南中推断出来的。儿童凝血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且与成人体内药代动力学(PK)比较存在差异[1],故药物选择及剂量应符合儿童体内的PK特点。儿童选择的抗凝药物应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有儿童口服剂型、无需频繁抽血检测等特点。
江燕王娟王卫凯李建娜徐瑞峰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利伐沙班口服剂型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药物凝血系统
利伐沙班治疗儿童血栓性疾病2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22年
利伐沙班是目前临床安全有效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科、骨科、神经科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成人动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由于该药说明书不推荐将其用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使得国内在应用该药防治儿童血栓性疾病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但根据国外EINSTEIN⁃Jr研究项目发布的结论显示了该药应用于儿童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我们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成功的2例患儿临床资料汇报如下。病例1:患儿,女,4岁3月,体重17 kg,主因“发热6天”于2021年01月08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因病情加重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予以更昔洛韦、甘露醇、呋塞米、3%氯化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静脉输注治疗。
李建娜王卫凯杨永鹏魏林江燕张林杰张太宁徐瑞峰
关键词:利伐沙班病毒性脑膜炎心血管科血栓性疾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儿童重症监护室
血清磷酸盐紊乱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入院血清磷酸盐水平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7年至2023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治疗前血清磷酸盐值,分为低磷血症组、正常血磷组和高磷血症组,记录不同血清磷酸盐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及转归,随访出院3个月后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磷酸盐水平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00例确诊为脓毒症的0~14岁患儿,其中100例(50.0%)患有低磷血症,43例(21.5%)患有高磷血症,57例(28.5%)为正常血磷状态(正常血磷组)。与正常血磷组和低磷血症组相比,高磷血症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极危重症占比升高,脓毒性休克发病率分别增加5.5%、24.1%(P=0.032),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高磷血症组脓毒症患儿出院后3个月病死率(RR=6.960,95%CI 1.580~30.667,P=0.010)及总病死率(RR=6.880,95%CI 2.038~23.233,P=0.002)是正常血磷组的6.960倍和6.880倍。结论血清磷酸盐水平升高是儿童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警因素,PICU医护应重视该指标,及时采取诊疗措施改善预后。
江燕江燕王燕侠王卫凯
关键词:磷酸盐病死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儿童
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精准防治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
2025年
本项目依托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甘肃省儿科临床研究中心,就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防控策略,制定防控体系.建立了以甘肃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为核心,辐射市级分中心并延伸县级儿科医疗单位的三级质控网络,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响应同质化救治模式.
易彬安彩霞江燕王永军魏林王卫凯徐瑞峰李元枭练芮含王燕侠王建云杨永鹏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