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亮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肺疾病
  • 4篇蛋白
  • 4篇疾病
  • 3篇亚群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细胞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加重
  • 2篇预后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哮喘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机构

  • 1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1篇董亮亮
  • 6篇李书阅
  • 4篇童春堂
  • 2篇吕培瑾
  • 1篇冯淬灵
  • 1篇郝泽蕊
  • 1篇郑明旭
  • 1篇王立芹
  • 1篇金秀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戒烟联合氟替美维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改善效果
2023年
目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戒烟联合氟替美维,分析对其肺功能、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对照原则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稳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氟替美维治疗的为对照组(n=50),给予戒烟联合氟替美维治疗的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6WMT)、呼吸困难评分(mMRC)、血清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2.00%)(P<0.01),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6WMT高于对照组(P<0.05),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戒烟联合氟替美维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运动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与机体炎症反应。
李书阅董亮亮童春堂郝泽蕊冯淬灵
关键词:戒烟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18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测指标和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指标和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3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基线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VAP的预测因素。通过革兰染色涂片及镜检,并对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进行微生物学诊断。结果 COPD持续时间、住院前恶化持续时间、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VAP病人分别为10.38(8.50,12.27)年、(8.65±2.69)d、(21.24±2.57)分、(7.55±2.33)分,非VAP病人分别为3.90(2.40,8.40)年、(5.22±2.16)d、(16.26±2.46)分、(4.34±1.50)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VAP病人比较,VAP病人因COPD多次住院、肺结核病史、糖尿病、入院后再次插管、入院时使用血管加压药、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因COPD多次住院、糖尿病、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后再次插管、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是COPD急性加重期VAP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67.128、12.996、2.352、2.054、7.253、3.546)。57(100%)例VAP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气管内抽吸(ETA)标本中均存在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27例,47.3%),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8例,31.6%),铜绿假单胞菌(3例,5.3%)和肠杆菌属(3例,5.3%)。所有病原体均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因COPD多次住院、糖尿病、APACHE-2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后再次插管、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是COPD急性加重期VA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VAP的抗菌治疗应覆盖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革兰阴性杆菌。
吕培瑾李书阅蒋云书董亮亮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机相关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炎琥宁对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含量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含量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分别为(14.61±1.65)U/L、(42.67±5.6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243.57±33.64)μg/mL、(21.63±3.78)μg/mL,均高于对照组(t=15.155、15.432、7.651、4.72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为(1.03±0.15)%、Th17/Treg细胞为(0.21±0.03),均低于对照组,Tre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5、14.805、4.54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绝构、降低氧化噍激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夏天李金秀董亮亮
关键词:氧化应激T细胞亚群疗效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疗效
2023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154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BAL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58.3±8.3)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男56例、女35例,年龄(57.8±7.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BA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pre)、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气道阻力指标[响应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5 Hz时总气道阻力/预计值(R5/pre)、中心气道阻力/预计值(R20/pre)、外周弹力阻力(X5)]变化情况和总有效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C[(2.8±0.4)L]、FEV1[(1.9±0.4)L]、FEV1/FVC[(74.5±11.6)%]、FEV1/pre[(83.2±10.2)%]、PEF[(6.3±1.2)L/s]均高于对照组[(2.3±0.3)L、(1.5±0.3)L、(68.2±12.9)%、(76.8±9.2)%、(5.9±1.1)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84.9±6.3)%]、SaO_(2)[(89.4±10.2)%]均高于对照组[(78.9±7.1)%、(84.3±7.5)%],PaCO_(2)[(36.9±5.1)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42.8±5.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4.3±0.9)mg/L]、TNF-α[(6.3±1.2)ng/L]、PCT[(1.5±0.3)μg/L]、IL-6[(8.4±2.1)n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6±2.1)mg/L、(12.3±3.1)ng/L、(3.2±0.7)μg/L、(20.3±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res[(18.7±4.6)
李书阅董亮亮张洪月宁康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气道阻力
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与反复发作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其与哮喘反复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根据治疗后每个月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将其分为反复发作组(n=22)和未反复发作组(n=5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CD8^(+)水平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高、红细胞沉降率高、免疫球蛋白E高、CD3^(+)细胞水平高、CD4^(+)细胞水平高和CD4^(+)/CD8^(+)细胞水平高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D8^(+)细胞水平高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复发作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良好,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4^(+)/CD8^(+)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频率呈明显正相关,而CD8^(+)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频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复发作具有显著相关性。
蒋云书董亮亮童春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整合连接激酶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究肺腺癌(LUAD)患者癌组织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整合连接激酶(ILK)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检测106例LUAD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HLA2、LAG-3、ILK表达情况,根据3项指标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HHLA2高表达组(85例)和HHLA2低表达组(21例)、LAG-3高表达组(65例)和LAG-3低表达组(41例)、ILK高表达组(78例)和ILK低表达组(2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及3年生存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LUAD患者癌组织中HHLA2、LAG-3、ILK高表达患者比例均高于同指标低表达患者比例,癌旁组织中上述3项指标低表达患者比例均高于同指标高表达患者比例。HHLA2高表达组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HHLA2低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LAG-3低表达组;ILK高表达组组织低分化、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ILK低表达组(P<0.05)。HHLA2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及ILK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均高于同指标高表达组(P<0.05)。结论 HHLA2、LAG-3、ILK在LUAD患者癌组织中大部分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董亮亮童春堂郑明旭李书阅
关键词:肺腺癌临床病理
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与危重症发生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与危重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症组(n=150)和非危重症组(n=96),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匹配后两组各为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方法分析PSI评分与胸水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匹配后两组患者只在病程、热峰、热程、合并肺不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危重组相比,危重组患者CD3^(+)、CD4^(+)、CD4^(+)/CD8^(+)细胞比例均更低(均P<0.05),CD8^(+)细胞比例更高(P<0.05)。合并肺不张,病程、热峰、热程升高,WBC、CRP、D-二聚体、CD8^(+)以及PCT水平升高,CD3^(+)、CD4^(+)、CD4^(+)/CD8^(+)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均为危重症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肺炎严重度评分和CD3^(+)、CD4^(+)、CD8^(+)以及CD4^(+)/CD8^(+)均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关系。结论胸水淋巴细胞亚群与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CD3^(+)、CD4^(+)、CD8^(+)以及CD4^(+)/CD8^(+)若出现异常,需注意重症肺炎的发生。
蒋云书童春堂董亮亮
关键词:胸腔积液淋巴细胞亚群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诺莫图模型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集(n=225)与验证集(n=149)。分析VAP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VAP组病人年龄[(70.56±6.33)岁比(68.01±6.06)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44±6.89)分比(12.20±4.60)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7.65±3.32)分比4.12±1.82)分]、有吸烟史比例(71.9%比54.8%)、合并基础疾病≥3种比例(45.6%比18.5%)、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63.2%比40.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比例(77.2%比40.5%)、再次插管比例(80.7%比46.4%)较非VAP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基础疾病≥3种(OR=2.78,P=0.027)、APACHEⅡ评分(OR=9.46,P<0.001)、SOFA评分(OR=2.99,P=0.010)、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OR=2.71,P=0.01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OR=3.24,P=0.006)、再次插管(OR=3.65,P=0.004)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集及验证集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校准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0.82,0.93)]、0.83[95%CI:(0.75,0.92)]。结论通过合并基础疾病≥3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呼吸机通气时长≥4 d、再次插管等危险因素建立的诺莫图模型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VAP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吕培瑾李书阅蒋云书董亮亮
关键词:抗菌药
热休克蛋白2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2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热休克蛋白27(HSP27)浓度分为2组,其中HSP27≥3098 ng/L组68例,HSP27<3098 ng/L组1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cTnT)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HSP27浓度。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观察的终点是全因死亡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和Cox回归模型。结果HSP27≥3098 ng/L AECOPD患者CPR、cTnT、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SP27<3098 ng/L AECOPD患者比较,HSP27≥3098 ng/L AECOPD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HSP2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入院时比较,HSP27≥3098 ng/L AECOPD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80 d HSP27水平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示,HSP27≥3098 ng/L AECOP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P<0.05),中位生存时间为836 d。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示,HSP27与AECOPD患者90 d、180 d、1年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显著相关(P<0.05),与AECOPD患者3年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SP27浓度可能预测COPD急性加重后短期生存率,但不能作为3年长期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王立芹李书阅蒋云书董亮亮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27急性加重生物标志物
血清miR-212-5p、miR-221-3p与AECOPD患者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212-5p(miR-212-5p)、miRNA-221-3p(miR-221-3p)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9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ECOPD患者175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123例(COPD稳定期组),另纳入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AECOP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212-5p、miR-221-3p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ECOPD患者血清miR-212-5p、miR-221-3p水平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2-5p、miR-221-3p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血清TLR4 mRNA、NF-κB信使RNA(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iR-212-5p、miR-221-3p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血清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组,血清miR-212-5p、miR-221-3p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AECOPD患者中预后不良6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113例(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血清miR-212-5p、miR-221-3p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而血清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血清miR-212-5p、miR-221-3p水平与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TNF-α、TLR4 mRNA和NF-κB mRNA水平升高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
刘继征曹佳璐赵敏董亮亮
关键词: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