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炎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碳纤维改性的复合材料性能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碳纤维改性可以显著提高纤维表面活性与粗糙度,增加纤维与基体结合度,提升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目前碳纤维改性的手段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氧化法、接枝法、表面沉积法、表面涂覆法等。这些方法原理不尽相同,但是都可以达到改善纤维与基体结合度的目的。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碳纤维改性方法,并分析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 韩冰严炎
- 关键词:碳纤维改性方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其低速冲击性能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单一碳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CF/GF)和碳纤维/Kevlar纤维(CF/KF)均质和非均质混杂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三点弯曲、层间剪切、低速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测试,研究纤维组分、混杂结构和混杂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其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66.16 GPa、830.35 MPa和42.73 MPa,而CF/GF混杂结构性能总体优于CF/KF混杂结构,内层混杂结构性能优于外层混杂结构;单一碳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较差,其冲击损伤凹坑深度最高可达混杂结构的3.5倍,对应的分层阈值为2 723.53 N;CF/KF均质混杂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最大,而单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则最小,对应数值分别为0.92和0.79。
- 鲍子贺牛一凡严炎王浩欧阳俊杰
- 关键词: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速冲击
- 基于纳米力学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PF-QNM),定量表征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尺寸与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横向分辨率可达纳米尺度,测得树脂、界面、纤维区域弹性模量数值呈梯度上升趋势,...
- 牛一凡严炎姚佳伟
- 关键词:树脂基复合材料原子力显微镜
-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压成型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热压成型工艺参数(固化温度、固化压强和固化时间)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孔隙率、宏观力学性能以及纤维/树脂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合板孔隙率随固化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固化温度越高,气泡溶解所需的压强越大。所制备的层合板孔隙率均在0.05%~0.55%之间,远低于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孔隙率临界值;通过弯曲和层间剪切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可得最佳工艺参数为固化温度135℃、固化压强0.6 MPa、固化时间60 min,此结果与试样断口分析结果相吻合;采用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成像技术(PF-QNM)测得层合板的界面尺寸与固化压强和固化温度均呈正相关,且界面尺寸范围在(32.28±2)^(73.45±5)nm之间。
- 牛一凡杨文韬严炎
-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压工艺孔隙率
- 基于纳米力学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PF-QNM),定量表征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尺寸与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横向分辨率可达纳米尺度,测得树脂、界面、纤维区域弹性模量数值呈梯度上升趋势,...
- 牛一凡严炎姚佳伟
- 关键词: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
- 基于纳米力学的T300/PEEK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测试
- 2017年
- 采用纳米压痕和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PF-QNM)对碳纤维/聚醚醚酮(T300/PEEK)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树脂基体、界面、碳纤维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呈梯度上升趋势,且纤维和树脂复合后的原位弹性模量与其非在位性能相比,分别下降和上升,说明高模量的纤维对周围树脂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两种方法测得树脂基体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5.4、4.1 GPa,测试结果分散度较小,与其宏观模量数值较为接近;研究显示,PF-QNM技术具有纳米级横向分辨率,测得T300/PEEK的界面厚度为(73.5±3.8)nm。
- 严炎牛一凡姚佳伟
- 关键词:复合材料纳米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