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世纪坛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脊液
  • 3篇导水管
  • 3篇脑导水管
  • 3篇脑积水
  • 3篇脑脊液流动
  • 3篇积水
  • 2篇第三脑室
  • 2篇造瘘
  • 2篇造瘘术
  • 2篇正常小儿
  • 2篇三脑室
  • 2篇三脑室底造瘘...
  • 2篇中脑
  • 2篇中脑导水管
  • 2篇瘘口
  • 2篇瘘术
  • 2篇小儿
  • 2篇脑室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机构

  • 5篇北京世纪坛医...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洪亮
  • 4篇金延方
  • 4篇岳云龙
  • 3篇李滨
  • 3篇胡志强
  • 3篇张奇瑾
  • 2篇龚建伟
  • 2篇吴晓华
  • 1篇郭劲松
  • 1篇尹南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北京医学会神...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利用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12例原发性单纯导水管狭窄患儿内镜导水管成形术前及术后行常规头颅MR扫描及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利用流动分析软件对导水管脑脊液流动进行定性评估及定量测量。结果12例患儿术前均可见导水管狭窄,2例术前导水管可见少量脑脊液通过,10例术前导水管无脑脊液通过。11例术后导水管可见脑脊液搏动性流动,其峰值流速及峰值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大,1例术后导水管狭窄未解除,导水管仍无脑脊液通过。结论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显示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是治疗导水管狭窄尤其是膜性或短节段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郭劲松金延方岳云龙刘洪亮尹南
关键词:内镜检查脑导水管脑积水
导水管狭窄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区脑脊液流动的MR定量研究
目的: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技术对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区脑脊液流动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导水管狭窄或闭塞行ETV手术后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对瘘口区CSF流动情况进...
岳云龙刘洪亮金延方龚建伟吴晓华张奇瑾李滨胡志强
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
正常小儿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速流量的MR研究
:建立正常小儿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CSF)流速、流量正常值.方法:应用Philips Gyroscanl.5TMR机对15例健康小儿志愿者行导水管区MR相位对比法CSF-QF序列扫描,测量并计算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收缩期最大...
岳云龙刘洪亮金延方龚建伟吴晓华郭劲松李滨胡志强
关键词:正常儿童脑导水管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区脑脊液流动的MRI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Cine PC MRI)对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后瘘口区脑脊液流动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15例因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闭塞行ETV的病人,行Cine PC MRI检查(研究组),并选择15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瘘口区脑脊液流动情况,测量并计算瘘口区的收缩期最大流速(MSV)、舒张期最大流速(MDV)、平均流率(AFR)及1个心动周期脑脊液搏动量(SV)、净流量(NV);并对两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瘘口区脑脊液流动表现为与对照组导水管区相似的双向搏动。研究组脑脊液进入收缩期时间点为(35.52±10.26)%,对照组为(24.47±7.64)%;研究组脑脊液达到MSV时间点为(54.89±12.8)%,对照组为(42.95±10.88)%;研究组SV为(121.27±75.97)μl,对照组为(41.77±20.05)μl;研究组AFR为(20.79±10.16)ml/min,对照组为(7.28±2.42)ml/min;以上参数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脑脊液收缩期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MSV及M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e PC MRI可对ETV后瘘口区脑脊液流动行定性、定量分析。瘘口区收缩期较正常导水管区滞后,但SV和AFR明显大于正常导水管区。
岳云龙刘洪亮金延方龚建伟吴晓华张奇瑾李滨胡志强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造口术
正常小儿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流动的MRI研究
2011年
目的测量正常小儿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流速、流量。方法应用MRI对15例健康小儿志愿者行中脑导水管区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Cine PC MRI),测量并计算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收缩期最大流速(MSV)、舒张期最大流速(MDV)、平均流率(AFR)及1个心动周期脑脊液搏动量(SV)、净流量(NV)。比较不同性别之间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正常小儿MSV和MDV分别为(-3.73±0.81)cm/s及(3.72±1.09)cm/s,AFR为(7.61±2.84)ml/min;1个心动周期的SV及NV分别为(40.53±13.89)μl及(-8.89±5.09)μl。各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MRI对正常小儿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流速、流量正常值,为进一步定量分析小儿导水管区脑脊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帮助。
岳云龙刘洪亮金延方龚建伟吴晓华张奇瑾李滨胡志强
关键词:脑脊液脑导水管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