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子源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矿体
  • 3篇回采
  • 2篇原岩
  • 2篇砂比
  • 2篇破碎矿体
  • 2篇围岩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马路
  • 2篇矿房
  • 2篇矿柱
  • 2篇矿柱回采
  • 2篇房柱
  • 2篇房柱式
  • 2篇采矿
  • 1篇地下金属矿
  • 1篇地下金属矿山
  • 1篇岩巷
  • 1篇岩移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郭子源
  • 4篇刘志祥
  • 4篇赵国彦
  • 3篇彭康
  • 2篇王卫华
  • 2篇范作鹏
  • 2篇李启月
  • 2篇李夕兵
  • 2篇贺锋坚
  • 2篇董金奎
  • 1篇栗红玉
  • 1篇廖九波

传媒

  • 2篇矿冶工程
  • 2篇现代矿业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地下金属矿山上行开采技术与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下金属矿山采用下行开采顺序,由于下行开采过程中,上部岩体首先发生破坏,且其破坏范围会随着生产阶段的下移而变得越来越大,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使采场顶板地压增大,使对采场稳定性的控制变得极为困难;矿山必须征用...
郭子源
关键词:急倾斜矿体采矿方法
文献传递
分段留矿阶段崩落采矿法在极破碎矿体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黄沙坪矿791#-1矿体为新探矿体,矿岩破碎不稳固、允许暴露面积小、矿体含硫量高,且黄沙坪矿无胶结充填系统,限制了采矿方法的选择,开采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中深孔成孔试验和孔底温度监测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段留矿阶段崩落采矿法,并介绍了采场结构尺寸设计、采准切割、凿岩爆破、通风、出矿等采矿生产环节。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回采。
顾春红郭子源李启月王卫华
关键词:崩落法破碎矿体安全回采
同在原岩中布置底部出矿结构的房柱式中深孔充填采矿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在原岩中布置底部出矿结构的房柱式中深孔充填采矿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间隔布置的矿房和矿柱,多个房柱采场构成一个盘区;采用脉外无轨采准系统;盘区房柱回采顺序是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房回采时从第二分段开始后...
赵国彦李夕兵郭子源董金奎范作鹏刘志祥
文献传递
同在原岩中布置底部出矿结构的房柱式中深孔充填采矿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在原岩中布置底部出矿结构的房柱式中深孔充填采矿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间隔布置的矿房和矿柱,多个房柱采场构成一个盘区;采用脉外无轨采准系统;盘区房柱回采顺序是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房回采时从第二分段开始后...
赵国彦李夕兵郭子源董金奎范作鹏刘志祥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开挖与支护围岩变形的FLAC^(3D)模拟被引量:31
2012年
为解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支护困难问题,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开磷集团沙坝土矿+640中段运输巷道进行了开挖与支护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巷道在未支护、传统支护、理论计算法支护和工程类比法支护等不同支护方案下围岩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工程类比法支护为最优方案,且围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两帮、肩角和底角,底角和底板的支护对控制围岩起关键作用。该研究为深层软岩巷道的掘进和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
郭子源赵国彦彭康
关键词:软岩围岩变形规律FLAC3D
马路坪矿中深孔分段矿房不同跨度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马路坪矿是世界少有、国内目前唯一不经选矿便可直接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优质原料产地,矿山采用脉内采准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分段采场不同开采跨度下的采场位移与变形特征、顶板最大主应力、顶板垂直应力分布、采场塑性区分布等数值计算结果,得出合理的采场跨度为20 m。
陈天云何忠国郭子源彭康贺锋坚刘志祥
基于预应力锚索支护的马路坪矿采场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开磷集团马路坪矿采用分段空场法嗣后充填法开采,为确保矿区在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安全性,对采场顶板中部部位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支护。通过采场支护前后的位移与变形特征、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结果,分析了采场的稳定性,验证了支护方式的科学性。
郑尚松栗红玉郭子源彭康贺锋坚廖九波刘志祥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采场稳定性
破碎矿体分段凿岩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实践被引量:11
2012年
为解决黄沙坪矿79#1-1矿体由于矿体含硫高、矿岩破碎不稳固、允许暴露面积小、矿山无胶结充填系统,因而开采困难的问题,进行中深孔成孔试验和孔底温度监测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长锚索预护顶下分段凿岩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特点、结构尺寸、采准切割与回采工艺。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矿体安全、高效的回采。
赵国彦郭子源李启月王卫华
关键词: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破碎矿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