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彬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水热裂解
  • 2篇噻吩
  • 1篇圆管
  • 1篇蒸汽
  • 1篇石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槽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机理
  • 1篇驱油效果
  • 1篇热化学
  • 1篇热裂解
  • 1篇裂解
  • 1篇均匀流
  • 1篇均匀流场
  • 1篇过热蒸汽
  • 1篇H2S
  • 1篇传热
  • 1篇传热规律
  • 1篇H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林日亿
  • 5篇郭彬
  • 3篇梁金国
  • 2篇徐伟栋
  • 1篇王新伟
  • 1篇李晓辰
  • 1篇唐振

传媒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孔板结构对水槽内均匀流场的影响研究
2017年
为了在室内试验台上模拟海洋平台海水冲刷立管,在水槽内设置孔板结构来实现均匀流场。通过Fluent软件模拟了海水在水槽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孔板位置、厚度、孔径、形状和层数对流场的影响,优化了孔板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孔板形状和层数对流场的影响最大,位置和孔径次之,厚度最小。均流效果最优孔板结构为:2 cm孔径、20 cm厚度的不均匀孔板,第1块距入口10 cm,第2块距入口60 cm。模拟结果可为模拟均流海水试验台的搭建提供理论指导。
李晓辰梁金国林日亿郭彬唐振徐伟栋
关键词:数值模拟均匀流场FLUENT
过热蒸汽改善驱油效果实验及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注过热蒸汽对驱油效果的改善情况,通过室内单管驱替实验,研究蒸汽质量、注汽速率对采收率的影响,并从黏度、渗透率、热膨胀系数和蒸馏率4个方面对驱油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注汽速率为1.8mL/min时,最优注入蒸汽质量为注过热15℃蒸汽,最终采收率可达77.8%;按照最优注入蒸汽质量注汽,最优注汽速率为1.3mL/min,最终采收率可达79.6%;过热蒸汽驱替后,50℃原油黏度减小40.7%;实验用油平均热膨胀系数为0.000653℃^-1,原油温度增加300℃,体积增加19.6%;过热蒸汽促使蒙脱石和高岭石向绿泥石或伊利石发生转化,物理冲刷会使孔隙通道增大,改善储集层渗流状况。
郭彬林日亿王泽宇马强王新伟
关键词:过热蒸汽驱油效果驱油机理
低温海水外掠圆管混合对流传热规律实验被引量:1
2018年
以自然海水为工质,对层流范围内低温海水的混合对流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换热特性与雷诺数、格拉晓夫数和管径的关系,并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提出适用于层流范围内低温海水外掠圆管流动与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努赛尔数随着雷诺数和格拉晓夫数增大而增大,且雷诺数越小,格拉晓夫数对努赛尔数的影响越明显;努赛尔数随着立管直径增大逐渐减小,小管径有利于增强对流传热强度;自然对流的影响随着雷诺数增加而减小,随着格拉晓夫数增大而增大;立管直径越大,自然对流对于总换热量的影响越强,且雷诺数越小,管径变化对自然对流在总换热量中的影响越明显。
林日亿李晓辰梁金国梁金国徐伟栋
关键词:石油传热
噻吩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注蒸汽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现的H_2S现象,以稠油中含硫化合物噻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耐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开展了热裂解和水热裂解实验。通过检测反应后的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组成,探讨了噻吩热裂解和水热裂解反应的反应路径、断键机理。结果表明:噻吩水热裂解的主要烃类产物是甲烷和丁烷;噻吩水热裂解的液相中除了大量未反应的噻吩,还包括极少量的烷基噻吩、噻吩基噻吩等噻吩衍生物。质子化作用、一次水解以及二次水解在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_2S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S键断裂是噻吩水热裂解反应和热裂解反应的重要步骤。
蔡佳鑫林日亿马强郭彬梁金国
关键词:水热裂解噻吩热裂解
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_2S实验研究
2018年
针对注气热采过程生成硫化氢(H_2S)现象,以稠油中公认的含硫模型化合物噻吩及5种金属盐(AlCl_3,CaCl_2,MgCl_2,NiCl_2,ZnCl_2)为研究对象,开展热模拟实验探究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_2S机理。实验表明:(1)金属盐可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H_2S的生成;金属阳离子电荷数决定水热裂解反应的难易程度,电荷数越多,反应越容易进行,即金属离子对噻吩催化顺序为Al^(3+)> Ni^(2+)> Mg^(2+)> Ca^(2+)> Zn^(2+);(2)金属盐的浓度决定反应的快慢程度,金属离子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3)对无金属盐及AlCl_3,NiCl_2,MgCl_2,CaCl_2,ZnCl_26种反应体系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动力学参数对金属盐催化效果进行验证并得到不同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无金属盐及AlCl_3,NiCl_2,MgCl_2,CaCl_2,ZnCl_26种反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依次为:57. 31,17. 18,22. 33,24. 38,25. 18,32. 79 kJ/mol。
马强林日亿郭彬王泽宇蔡佳鑫孙晓明
关键词:噻吩水热裂解H2S热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