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维杰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同基因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种
  • 1篇小麦种子
  • 1篇小麦种子萌发
  • 1篇胁迫
  • 1篇麦种
  • 1篇萌发
  • 1篇抗氧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CR6
  • 1篇不同基因型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戴廷波
  • 1篇王庆亚
  • 1篇孙建云
  • 1篇杨文嘉
  • 1篇徐维杰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铬(Cr^(6+))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和渗透调节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为明确小麦种子萌发对Cr^(6+)胁迫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Cr^(6+)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以耐Cr^(6+)品种扬麦16和Cr^(6+)敏感品种豫麦5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10、50、100、150μmol·L^(-1))处理对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幼苗生长、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mol·L^(-1) Cr^(6+)处理下,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Cr^(6+)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逐渐下降,扬麦16受抑制的程度较豫麦51轻;种子α-淀粉酶活性、根系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根系游离脯氨酸、丙二醛、O_2~和H_2O_2含量逐渐升高。相同浓度Cr^(6+)处理下,扬麦16的种子α-淀粉酶活性、根系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豫麦51,而根系丙二醛、O_2~和H_2O_2的含量显著低于豫麦51。在Cr^(6+)胁迫下,小麦根系SOD、POD、APX和GR的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r^(6+)(150mol·L^(-1))处理下,扬麦16的种子α-淀粉酶、根系SOD、POD、APX和GR活性受抑制程度均明显小于豫麦51。
徐维杰王庆亚杨文嘉孙建云戴廷波
关键词:小麦萌发抗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