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膀胱癌细胞(EJ、BIU87、T24、T24-ADM)及膀胱正常上皮细胞(sv-HUC-1),采用qRT-PCR检测CCAT2表达。选取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siRNA-NC和siRNA-CCAT2,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2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CCAT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sv-HUC-1细胞比较,CCAT2在EJ、BIU87、T24、T24-ADM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EJ、BIU87细胞最高。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中CCAT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CCAT2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CCAT2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Bax比率有关。
- 刘明陶思行谭九峰陈晓亮晋学飞王传芳那万里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迁移细胞增殖
- 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讨肾结石患者采用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7例肾结石患者,以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作为参照组(63例),以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作为实验组(64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肾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结石清除率。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等指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布雷格曼舒适量表(BCS)评分较参照组有明显上升,有差异(P<0.05);两组的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都有所上升,实验组这两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参照组要更低一些(P<0.05);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都比手术前有所下降,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更加明显,其评分要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结石清除率较参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结论 在肾结石的治疗实践中,引入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结合输尿管软镜的技术,能够缩减手术时长,缩短整体的住院时间,该技术还能有效控制出血,显著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感受,增加结石清除率,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上也展现出优势,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艾德华刘明陈国福莫敬柏钟海靓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肾结石VAS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应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收治的2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105例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105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进展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排净、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总碎石率以实验组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以实验组较短,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结石排净率以实验组较高,并发症率以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肉眼血尿、腰痛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碎石成功率较高,排石干净,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刘明李君贵陈国福
-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 引带静脉结扎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前临床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常见术式有传统开放式精索静脉结扎术、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及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SV)。研究表明,MSV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男性的标准方法,但术中是否有必要结扎引带静脉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MSV术中是否提出睾丸结扎引带静脉对男性术后精液质量、自然怀孕率、VC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 姜福全时景伟刘明孔庆阔晋学飞
- 关键词:精索静脉结扎术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男性精液质量
- 长链非编码RNA脑胞质RNA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脑胞质RNA1(BCYRN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前列腺癌细胞(PC-3、22RV1、DU-145、LNcap)及前列腺正常肌成纤维基质细胞(WPMY-1),采用qRT-PCR检测BCYRN1表达,分析BCYRN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取前列腺癌细胞,分别转染siRNA-NC和siRNA-BCYRN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BCYRN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WPMY-1细胞比较,BCYRN1在PC-3、22RV1、DU-145、LNcap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PC-3、22RV1为最高。BCYRN1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级、T分期及Gleason评分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BCYRN1后细胞中BCYRN1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BCYRN1后PC-3、22RV1细胞Bcl-2、p-Akt表达显著减少(P<0.05),Bax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Akt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CYRN1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BCYRN1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信号通路有关。
- 刘明陶思行谭九峰陈晓亮晋学飞王传芳那万里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凋亡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