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代谢
  • 1篇优良率
  • 1篇治疗前
  • 1篇双切口
  • 1篇撕脱
  • 1篇撕脱骨折
  • 1篇塌陷
  • 1篇平台骨折
  • 1篇撬拨
  • 1篇撬拨复位
  • 1篇切口
  • 1篇桡骨颈
  • 1篇桡骨颈骨折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腓骨
  • 1篇腓骨头

机构

  • 3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3篇冯伟
  • 1篇高泉阳
  • 1篇张天健
  • 1篇权松涛
  • 1篇郭珈宜
  • 1篇姚俊娜
  • 1篇耿捷
  • 1篇杨明路
  • 1篇赵俊峰
  • 1篇赵敏

传媒

  • 1篇新中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代谢、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共15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骨代谢[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步态参数[屈肌的峰力矩(PT)、峰力矩对应角度(AOPT)]。结果:2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BGP、OPG、PT、AO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β-CTx、RANKL水平及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周后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8周后,联合组BGP、OPG、PT、AOPT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RANKL水平及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雷火灸能够改善KOA患者步态参数及骨代谢,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赵敏耿捷冯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雷火灸骨代谢
双切口治疗前内侧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头尖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前内侧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头尖撕脱骨折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成功随访的15例合并腓骨头尖撕脱骨折的前内侧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
蔡利涛权松涛冯伟姚俊娜杨明路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治疗成人JudetII~III型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1年
观察经皮撬拨复位治疗成人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开始一直到2019年10月骨科收治的成人桡骨颈骨折患者中抽取30例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治疗,术后根据Metaizeau整复标准及Mayo(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4~15个月),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经皮撬拨复位后折端再次移位、角度丢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折端位线好,肱桡关节间隙正常,钢针固定良好。术前与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的Mayo肘关节功能的各项评分均升高。按MEPS评分得出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0%;典型病例表明,经治疗患者的桡骨颈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术后4周,其骨折线模糊不清,6个月后复查患者均未出现经皮撬拨复位后折端再次移位、骨型畸形、炎症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折端位线好,肱桡关节间隙正常。结论:对成人JudetⅡ型、JudetⅢ型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克氏针经皮手法撬拨复位治疗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赵俊峰高泉阳张天健冯伟郭珈宜
关键词:经皮撬拨复位优良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