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楠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孕期和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非孕期、孕早期、孕中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因反复流产,行阴道环扎术或宫颈环扎术。结果非孕期22例,孕早期(12 w前)14例、孕中期(16 w前)9例手术均进展顺利,1例孕中期患者术中出血量大影响视野中转开腹。孕中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非孕期、孕早期长,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非孕、孕早期;非孕期、孕早期(12 w前)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期平均胎龄30.2 w,胎儿存活率90.9%,与孕早期、孕中期平均胎龄(分别为31.6 w、31.1 w)、胎儿存活率(92.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的不同并不影响妊娠结果,但孕前、孕早期手术并发症少,操作安全又简单,更宜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 张瑜朱前勇郭楠楠王哲张新恒
- 关键词:非孕期孕期宫颈功能不全
- 孕前LCC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多因素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LCC)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行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且已知妊娠结局的61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根据分娩情况分组。A组:分娩孕周≥37周的足月儿37例;B组:分娩孕周<37周的早产存活儿21例。另有3例未分娩活胎的临床资料未行对比分析。分析术后影响患者足月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存活率为95.00%(58/61),足月分娩率为63.80%(37/58)。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长度(χ~2=4.315,P=0.038)、宫颈开口(χ~2=5.100,P=0.024)、多胎妊娠(χ~2=6.046,P=0.014)和合并妊娠期疾病(χ~2=5.974,P=0.015)与术后足月分娩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长度(OR=0.044,95%CI:0.006~0.302,P=0.001)、宫口开大(OR=19.566,95%CI:3.350~114.263,P=0.001)是影响术后足月分娩的独立因素。结论 LCC术后新生儿存活率高达95.00%、足月分娩率达63.80%,术后足月分娩率与宫颈长度和开口大小密切有关。
- 张瑜朱前勇赵洪伟郭楠楠
- 关键词: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
- 手术频率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手术频率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9月同科室甲、乙两组分别完成的120例和84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月平均手术分别为4.0例和2.8例)。按手术完成先后,将甲组分为A、B、C、D 4阶段(每阶段平均30例),乙组分为E、F、G、H 4阶段(每阶段平均21例)。比较两组内各阶段及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在年龄、FIGO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A阶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三阶段,乙组E、F阶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G、H阶段,各个阶段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手术频率高于乙组,达到学习曲线的时间短于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比乙组短。结论腹腔镜手术经过约30~40例能达到平稳的状态,且适当地提高手术频率能有效缩短到达学习曲线的时间。
- 张瑜范丽丝郭楠楠王哲张新恒
- 关键词:腹腔镜宫颈癌
- 宫颈癌根治手术前后患者泌尿解剖结构改变的研究
-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且发病趋势日渐年轻化。 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早期宫颈癌得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目前,根治性子宫切除结合盆底淋巴结清扫...
- 郭楠楠
- 关键词:宫颈癌泌尿功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