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琼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PBL视角下“周长的应用教学”——“快乐绘校园”项目
- 2024年
- 一、项目背景,在“周长的认识”单元中,我们发现教材中问题的呈现,主要是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周长公式来解决。例如:计算一块正方形桌布的花边大约有多长;计算篮球场的周长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中提供的生活情境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距离,造成“数学问题情境化”与“问题解决生活化”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通道。
- 赵占国杨晓琼邱西丽龚园园
- 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PBL情境引导应用教学生活情境实际教学
- 在比较鉴别中轻松掌握算法——比较思想在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应用
- 2016年
- 在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应用比较思想无疑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是学生快速掌握算法的有效途径。
- 杨晓琼
- 关键词:算法教学
- 小学生研学旅行中的非遗传承探究
- 2022年
-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仅仅是少数优秀传承人的事业,更应该是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的传承活动。守正创新,方能使得非遗文化“活化”起来,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从而增强了自身的生命力,也滋养了青少年的心田。昆明市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提供了新的平台,而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 邱西丽杨晓琼
- 关键词:扎染
- 一年级学生如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初探
- 2022年
- 2022年4月,新修订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一定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的,这就涉及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的问题。“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点。
- 杨晓琼
-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幼小衔接建构知识数学课程一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