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FGF23、FA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胎球蛋白A(FA)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7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并根据冠状动脉Agaston评分(CACs)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CACs<10分)21例,轻度钙化组(11分≤CACs<100分)33例,中度钙化组(100分≤CACs<400分)24例,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19例。比较各组患者基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钙化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透析时间长于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患者透析时间长于无钙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血磷、血清FGF2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血清FA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血清FGF23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FA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FGF23、FA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存在密切相关,且随着血清FGF23水平的升高以及FA水平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越严重。
- 段朝阳林燕高洁韩锦马晓桃卢家美吕治安王莉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冠状动脉钙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胎球蛋白A
- 病例教学法在肾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病例教学法在肾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92名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大三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了传统教学法和病例教学法对见习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医学理论知识考核和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满意率两方面来的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见习学生在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度及学生对教学满意率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肾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病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 段朝阳霍建华郭雪艳林燕
-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临床见习教学
- 百令胶囊联合阿利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阿利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利沙坦酯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43/45)比8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1β、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3/45)比4.4%(2/45)](P=0.64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阿利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 杨丹林燕李辉王欣赵茹王杨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百令胶囊疗效
-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和1-磷酸鞘氨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其进展情况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和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其进展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0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单个核细胞NLRP3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1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NLRP3 mRNA和S1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血NLRP3 mRNA和S1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600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组20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9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97例。3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NLRP3 mRNA和S1P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NLRP3 mRNA和S1P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血NLRP3 mRNA水平分别为2.69±0.64 vs.2.05±0.56 vs.1.76±0.51,S1P水平分别为(1.49±0.27)vs.(1.16±0.13)vs.(0.89±0.07)μmol/L,P<0.05]。患者血NLRP3 mRNA与S1P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5,P<0.001)。患者血NLRP3 mRNA、S1P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均可用于诊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968、0.971;P<0.001)以及是否进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918、0.945;P<0.001)。结论血NLRP3 mRNA和S1P水平可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评估其病情进展情况。
- 林燕李婧余湘尤刘玲娇闫妮段朝阳
- 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
- 体质指数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8例,按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其中<23 kg/m^(2)有46例作为A组,23~25 kg/m^(2)有42例作为B组,>25 kg/m^(2)有30例作为C组,收集并统计各组资料信息,并测定胰岛指标情况,对比三组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情况,随后利用Pearson计算体质指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均低于B、C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出B、C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体质指数与TC、TG、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呈现正相关性,但与HDL-C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体质指数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的影响较大,应受到重视,尽早控制体质指数,进而改善胰岛情况。
- 林燕余湘尤李婧闫妮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体质指数胰岛Β细胞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与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426例,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激素(TT4),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与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所研究对象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的比例占12.6%,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高达10.1%。HbA1c与甲状腺激素呈负相关,控制年龄、性别、病程、BMI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四组,即HbA1c<7%、7%≤HbA1c<10%、10%≤HbA1c<13%、HbA1c≥13%。组间TSH、FT3、TT3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A1c≥13%组FT3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三组。组间FT4、T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各组分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年龄、性别、病程、BMI、HbA1c后仍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组。HbA1c水平升高组FT3的水平显著下降,提示FT3降低与血糖控制不佳及糖尿病病情程度有关,FT3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 庞雅玲张艳慧林燕王养维
-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代谢脂类代谢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DN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用药可提高DN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提高抗氧化指标水平等有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林燕余湘尤乔媛段朝阳
-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 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Vasohibin-1(VASH-1)蛋白、同源盒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按照1∶1∶1比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增殖性DR(PDR)患者60例(PDR亚组)、非PDR(NPDR)患者60例(NPDR亚组)、非DR(non-DR,NDR)糖尿病患者60例(NDR亚组)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VASH-1蛋白、HOTAIR基因表达;Spearman法分析T2DM患者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血糖参数的相关性;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VASH-1、HOTAIR表达对DR和PDR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VASH-1、HOTAIR表达升高(t/P=14.646/<0.001、14.203/<0.001)。NDR亚组、NPDR亚组、PDR亚组血清VASH-1、HOTAIR表达依次升高(F/P=11.728/<0.001、43.850/<0.001)。T2DM患者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呈正相关(VASH-1:r/P=0.210/0.005、0.458/<0.001;HOTAIR:r/P=0.220/0.003、0.482/<0.001)。T2DM病程长、HbA 1c高、VASH-1高、HOTAIR高为T2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108(2.110~4.579)、6.634(2.761~15.940)、1.996(1.427~2.792)、2.600(1.683~4.015)],其亦是P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OR(95%CI)=2.011(1.487~2.719)、3.643(1.719~7.719)、1.587(1.196~2.104)、1.686(1.201~2.366)]。二者联合预测DR与PDR的AUC分别为0.869与0.886,大于血清VASH-1、HOTAIR表达单独预测的0.803、0.785与0.787、0.778(Z/P=2.986/0.003、3.230/0.001、3.581/<0.001、3.837/<0.001)。结论血清VASH-1、HOTAIR表达升高是T2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VASH-1联合HOTAIR高表达预测DR与PDR的价值较高。
- 马蕾林燕何升林李辉赵洋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
- 白细胞介素-37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D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28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正常蛋白尿(单纯DM)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早期DKD)组76例、大量白蛋白尿(临床DKD)组72例,另选取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7水平;分析IL-37浓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DM组、早期DKD组及临床DKD组患者血清IL-37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DKD组IL-37浓度较早期DK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但早期DKD组IL-37浓度与单纯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37浓度与尿蛋白定量、尿ALB、尿α1-MG、尿β2-MG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02,0.286,0.222,0.216,0.265,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37可能是T2DM合并DKD的保护因素(OR=0.822,95%CI:0.702~0.962)。结论IL-37血清浓度与T2DM患者合并DKD的发展有关,IL-37可能成为治疗DKD的潜在新方法。
- 闫妮李婧刘玲娇林燕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蛋白尿
- TG/HDL-c与职业人群ASCVD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职业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8806例职业人群进行ASCVD风险评估,比较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传统危险因素及TG、HDL-c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ASCVD风险的相关性,探讨其对ASCVD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06例参加体检的职业人群,根据ASCVD风险评估结果分为低危组6844例、中危组1133例、高危组829例;男性ASCVD风险低危、中危及高危比例分别为77.0%、13.2%、9.8%,女性分别为80.8%、11.5%、7.6%,男性ASCVD风险整体高于女性;男性组及女性组ASCVD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同一年龄层内男性ASCVD风险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年龄、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总胆固醇(TC)、非HDL-c、TG/HDL-c、空腹血糖(FBG)均随着ASCVD风险增加而增加(P<0.05);人群平均体重指数(BMI)、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均是ASCVD低危组最低,中危组最高(均P<0.05);人群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比例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BMI、SBP、LDL-c、TC、FBG后,TG/HDL-c与ASCVD风险仍独立相关,与低危组相比,中危组TG/HDL-c的OR值为1.51(95%CI:1.429~1.607),高危组TG/HDL-c的OR值为1.651(95%CI:1.535~1.77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TG/HDL-c对ASCVD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高于传统的危险因素LDL-c和TC(ROC曲线下面积0.717 vs.0.649,0.704)。结论TG/HDL-c是职业人群ASCVD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SCVD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刘玲娇林燕余湘尤闫妮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