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莺莺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管理模式在黄斑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门诊一站式玻璃体注药管理模式在黄斑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黄斑病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行玻...
- 李倩李冬梅刘莺莺汤福静
- 玻璃体切割联合改良倒置内界膜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改良倒置内界膜(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M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并行PPV联合改良倒置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的难治性MH患者14例14眼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经睫状体扁平部三通道23G PPV联合改良倒置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MH闭合情况,计算裂孔闭合率,对比分析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检查结果(黄斑10°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等,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4例14眼难治性MH患者中,术前最小裂孔直径为264~785μm,基底径为451~1630μm。术后MH闭合率为100.0%,且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患者术前BCVA为(1.25±0.30)logMAR,术后6个月随访时BCVA为(0.86±0.35)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BCVA提高12眼,2眼无提高,无视力下降者。患者黄斑1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为(17.64±4.40)dB和(21.87±5.86)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术前固视不稳定14眼,术后6个月固视稳定11眼(78.6%),相对稳定2眼(14.3%),不稳定1眼(7.1%)。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PV联合改良倒置ILM瓣覆盖及自体血封闭术治疗难治性MH安全有效,可提高难治性MH的手术成功率及裂孔闭合率,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 李柯然周云帆刘莺莺蒋沁徐向忠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