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清华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2篇异位症
  • 2篇阴道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疗效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环扎
  • 2篇环扎术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环扎
  • 2篇宫颈环扎术
  • 2篇宫颈机能
  • 2篇宫颈机能不全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9篇重庆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屈清华
  • 2篇郝丽娟
  • 2篇徐冬梅
  • 2篇石岩
  • 1篇杨君
  • 1篇牟凤萍
  • 1篇王雪燕
  • 1篇胡晓吟
  • 1篇孙文洁
  • 1篇潘赢政
  • 1篇杨霞
  • 1篇林奕
  • 1篇雷莉
  • 1篇周玮
  • 1篇刘宝
  • 1篇颜丽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治疗阴道上皮内瘤变Ⅱ级合并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阴道上皮内瘤变Ⅱ级合并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Ⅱ级合并高危HPV感染患者300例,随机分为YAG激光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和咪喹莫特治疗组,每组10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12个月各随访1次,记录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液基细胞学检查、HPV-DNA分型定量检查情况,比较治疗次数、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际完成治疗及随访者共251人,其中YAG组100人,光动力组86人,咪喹莫特组65人。治疗次数中位数分别为:YAG激光治疗组1次,光动力治疗组4次,咪喹莫特治疗组48次。治愈率分别为:YAG激光治疗组84.0%、光动力治疗组59.3%、咪喹莫特治疗组76.9%。YAG激光治疗组与咪奎莫特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但这两组与光动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疗效均优于光动力组(P≤0.01)。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病情均无进展,复发率分别为:YAG激光治疗组9.0%,光动力治疗组19.8%,咪喹莫特治疗组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YAG激光治疗组30.0%,光动力治疗组26.7%,咪喹莫特治疗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G激光治疗组与光动力治疗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AG激光和咪喹莫特治疗VAINII伴高危型HPV感染均有良好疗效。
徐晶屈清华刘宝颜丽申丽媛杨君
关键词:阴道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咪喹莫特光动力治疗
胎母输血综合征并发镜像综合征胎儿存活1例被引量:1
2020年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G3P0,因停经31+2周,发现胎儿全身水肿10天,于2018年12月27日由外院转诊入院。既往人工流产2次,本次妊娠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于2018年6月7日移植2枚鲜胚获临床妊娠(单胎),孕期按时产前检查,孕早期诊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予以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每天50μg,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并于孕15+6周自行停用左甲状腺素片。孕中期唐氏筛查提示:低风险;超声筛查未见明显异常,未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屈清华周玮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正常全身水肿胎母输血综合征唐氏筛查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应用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的产妇120例,根据手术中采用的不同处置方式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手段止血,出血情况无法阻止时对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或切除子宫;研究组术中采取常规方法止血并对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62.42±94.12)mL]显著低于对照组[(604.67±124.38)mL](P<0.05);研究组术后24 h出血量[(442.43±124.52)mL]显著低于对照组[(734.56±218.34)mL](P<0.05);研究组输血量[(182.45±26.53)mL]显著低于对照组[(337.56±34.78)mL](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长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下对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来止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产妇失血,减少输血量。
牟凤萍屈清华
关键词: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
基于PI3K/AKT通路探究柚皮素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初步探究柚皮素防治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颈背部每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建立PCO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柚皮素组、PI3K抑制剂组、柚皮素+PI3K抑制剂组,每组15只;相同时间段取SD大鼠15只,于颈背部皮下注射油剂2 mL/kg,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生殖激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PI3K(p-PI3K)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磷酸化蛋白及通路相关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葡萄糖转运蛋白因子-4(GLUT4)、人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出现卵泡囊性扩张、黄体数量及颗粒细胞层减少、闭锁卵泡增多等病理损伤症状,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加,生殖激素分泌紊乱,PI3K/AKT通路磷酸化蛋白及通路相关蛋白IRS-1、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GLUT4蛋白表达降低,PTEN蛋白表达升高(P<0.05)。柚皮素可减轻卵泡囊性扩张等病理损伤,促进PI3K/AKT通路及通路相关蛋白IRS-1、GSK-3β磷酸化蛋白及GLUT4蛋白表达,改善生殖激素分泌紊乱现象,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及PTEN蛋白表达(P<0.05)。PI3K抑制剂可减弱柚皮素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柚皮素可通过促进PI3K/AKT通路活化,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COS大鼠生殖激素紊乱及卵巢多囊改变。
徐晶申丽媛屈清华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TEN磷酸水解酶葡萄糖转运体4型柚皮素PI3K/AKT通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2021年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45例加用GnRH-a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疼痛程度及子宫内膜厚度,并观察两组术后妊娠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激素水平较对照组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小(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妊娠和疾病复发情况均优于(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同时,合理应用GnRH-a疗法,能够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术后妊娠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疾病复发风险也较低。
徐晶屈清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究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5例为预防组,同期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5例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娩孕周、妊娠32周宫颈长度、妊娠结局,孕周延长时间、新生儿情况,疗效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后,预防组手术出血量((27.3±5.7 ml)、术后住院时间(6.6±2.2 d))低于治疗组,分娩孕周(37.8±4.2周)、妊娠32周宫颈长度(3.1±0.2 cm)、足月生产率(88.9%)、孕周延长时间(9.5±2.5周)、新生儿体质量(2879.34±235.64g)、新生儿存活率(92.3%)均高于治疗组(均P<0.05)。预防组治疗效果与孕妇年龄、术前侵入性操作有相关性(P<0.05),与围手术期是否应用孕酮、有无子宫颈手术史、早产史或晚期流产史、手术时间等因素无相关(P>0.05)。孕妇年龄较大、有术前侵入性操作为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可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孕周,提高足月生产率、新生儿存活率及质量,其疗效受患者年龄、术前侵入性操作影响。
屈清华王雪燕
关键词:宫颈机能不全疗效影响因素
子宫肌壁间妊娠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肌壁间妊娠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子宫肌壁间妊娠的9例临床资料,总结肌壁间妊娠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结局。结果9例肌壁间妊娠患者中6例既往有人工流产术和宫腔、腹腔手术史,5例有胚胎移植术史。9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宫腹腔镜或经腹肌壁间妊娠物清除术后均保留了子宫完整性,1例早孕合并肌壁间复合妊娠的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妊娠得以继续。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应在妊娠早期就诊,提高对肌壁间妊娠的警惕性,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可快速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行微创手术,保留子宫完整性及生育能力,是治疗肌壁间妊娠的有效方法。
屈清华林奕雷莉孙文洁胡晓吟徐冬梅潘赢政杨霞石岩郝丽娟
关键词:子宫肌壁间妊娠宫腔镜腹腔镜胚胎移植
纵隔子宫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5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不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278例纵隔子宫患者和5539例正常宫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纵隔子宫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发生EMs的概率及期别等。根据纵隔子宫患者是否合并EMs,分为EMs组和非E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产次、纵隔子宫类型、盆腔疼痛、查体阳性体征、血清糖类抗原125值(CA125)等。结果:纵隔子宫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合并EMs概率分别为48.56%(135/278)、28.76%(1593/5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纵隔子宫中EMs患者以ASRMⅠ~Ⅱ期为主,占85.18%(115/135),病理类型以腹膜型EMs为主,占82.22%(111/278),与正常宫腔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1)。纵隔子宫中,EMs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21.55±2.66)kg/m 2 vs(22.79±3.49)kg/m 2,P=0.020]明显小于非EMS组。纵隔子宫中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患者合并EMs的概率无明显差异(P=0.095)。继发不孕中有63例患者有不良孕产史,其合并EMs的概率为77.78%(49/63),自然流产2次(23/25)、≥3次合并EMs概率高达92.0%、100%(10/10)。EMs组中有不良孕产史(36.30%vs 9.79%,P=0.000)、复发性流产史(24.44%vs 1.40%,P=0.000)患者的概率高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s组中发生疼痛症状及查体阳性体征均较非EM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0)。结论:不孕的纵隔子宫患者发生EMs概率显著高于正常宫腔患者,合并EMs的纵隔子宫患者复发性流产率明显升高,建议对合并不孕、复发性流产的纵隔子宫患者联合宫腹腔镜手术,并注意探查盆腔是否存在EMS。
冯雪石岩屈清华徐冬梅郝丽娟
关键词:纵隔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流产不孕
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年
分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中于孕期行阴道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医院收治的82例行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n=41例)和紧急组(n=41例)。其中,预防组实施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而紧急组则立刻实施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患者的分娩孕周(35.22±4.38)w相较于紧急组(31.25±3.31)w更长,且新生儿体重(3167.81±14.63)g相较于紧急组(2155.49±13.59)g更重(P<0.05)。预防组足月产(60.98%)和围产儿存活率(82.93%)相较于紧急组(19.51%、39.02%)更高,且早产率(17.07%)、流产率(4.88%)相较于紧急组(39.02%、21.96%)更低(P<0.05)。结论:对于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应尽早实施预防性宫颈环扎术。
徐晶屈清华
关键词:孕期宫颈机能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