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帆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民粹
  • 2篇民粹主义
  • 1篇党史
  • 1篇战国
  • 1篇战国策
  • 1篇战国策派
  • 1篇中共
  • 1篇中共党史
  • 1篇中国近代农业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思想
  • 1篇社会主义者
  • 1篇史观
  • 1篇史鉴
  • 1篇史学
  • 1篇汤因比
  • 1篇统一战线
  • 1篇团体

机构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帆
  • 1篇韩一德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紫禁城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农业考古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战国策派与汤因比被引量:4
1993年
战国策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在大后方的一个文化团体,它以编辑《战国策》半月刊和在重庆《大公报》上出《战国》副刊而得名。《战国策》与《战国》均是包括哲学、政治、历史、伦理道德、文学等在内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故战国策派诸人言论所及,涉及到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各个领域。长期以来。
李帆
关键词:战国策派文化形态史观《战国策》《大公报》文化团体
李大钊与民粹主义被引量:5
1994年
五四时期,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受到民粹主义的一些影响,体现在他号召中国青年效仿俄罗斯民粹主义者“到民间去”,以及他对待农民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上。李大钊之所以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根源于中国具备了民粹主义赖以生存和传播的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意识,以及他本人早年的乡村生活经历。可贵的是,李大钊并未被民粹主义所左右,而是有所超越。
李帆
关键词:民粹主义
理论的分际与思想的力量——李大钊陈独秀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若干思想倾向之比较被引量:2
1992年
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李大钊与陈独秀的思想倾向并非完全一致,而是有同有异。其差异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民粹主义和农民的态度,以及对平民主义思想与无产阶级专政关系的认识上;其共同之处则在于都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学说。这些思想倾向上的异同之处,对中国革命进程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既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也在某些方面含有负面效应。
李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平民主义
农业现代化之史鉴——读《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
1993年
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几代人曾为此奋斗不息。直到今天。如何让现代化的曙光普照中华大地,仍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苦苦思索着的问题。无疑,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农业人口的大国而言,农业现代化是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翼。怎样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人民在进行实践探索,社会科学家在进行理论总结,历史学者也以其深邃的目光和对现实生活的纵深感悟.
李帆
关键词:农业近代化农业现代化历史学中国近代农业
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略论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被引量:7
1992年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内容丰富,贯穿了他革命活动的始终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空想社会主义并且真诚地为之进行种种试验,希望依此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所不同的是,李大钊最早觉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成为一个彻底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并为它在中国的实现奋斗终生。本文对李大钊思想的这一转变作一论述。一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认识的起点在哪里?
韩一德李帆
关键词: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观
清代的皇室庄园被引量:1
1998年
有清一代,皇室为了应付自身宠大的开销,在畿辅地区和东北设置了大量庄园,一般称作皇庄或内务府官庄。畿辅皇庄由纳粮庄、纳银庄、果园以及各种特殊用途的户、丁组成,基本分布在今河北省诸县和京、津周围;东北皇庄由盛京粮庄、锦州粮庄、打牲乌拉粮庄组成,基本分布在今辽宁省境内。 皇庄的上地主要来源于圈占民田、汉人带地投充、官拨地、垦荒地和籍没入官地。
李帆
关键词:庄园内务府壮丁乾隆年间建筑材料
简评《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被引量:1
1991年
任贵祥同志的近著《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是研究华侨支援和参加祖国抗日战争这一华侨爱国运动史上第二个高潮的又一新著,它用30余万言的篇幅,以较完善和新颖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李帆
关键词:华侨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爱国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