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转录
  • 2篇腺癌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结肠
  • 2篇基因
  • 2篇肠癌
  • 1篇胆酸
  • 1篇胆酸治疗
  • 1篇凋亡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熊去氧胆酸治...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症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0篇李楠
  • 6篇沈守荣
  • 5篇王晓艳
  • 3篇杨芳
  • 2篇李予
  • 2篇李夏雨
  • 1篇郭勤
  • 1篇彭娅
  • 1篇李桂源
  • 1篇唐岸柳
  • 1篇刘敏姬
  • 1篇张德才
  • 1篇王理
  • 1篇秦家碧
  • 1篇杨晓艳
  • 1篇苏峥
  • 1篇彭小青
  • 1篇罗志勇
  • 1篇马健
  • 1篇李曾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4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1/Th2细胞炎性因子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和IL-10在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嘧啶治疗组(SASP组)、结肠宁治疗组(结肠宁组),每组各10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real-time PCR检测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肠宁组大鼠的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组织中IL-2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FN-γ水平较模型组下调,血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黏膜组织中仅结肠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IL-4水平较模型组均上调,但只有结肠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黏膜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较模型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SS造模破坏Th1/Th2在结肠中的表达平衡。结肠宁能改善DSS所致的实验性溃结大鼠模型炎症,通过上调血清和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下调IFN-γ水平可保持Th1/Th2细胞间平衡,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彭小青李夏雨王玮李楠马健沈守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大鼠模型
20(S)-原人参二醇通过调控miRNA-19b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观察
2017年
目的:研究20(S)-原人参二醇[20(S)-PPD]通过调控miRNA-19b的表达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以及相关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30、40、50、60、70、80μmol/L 20(S)-PPD处理48 h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30、50、80μmol/L 20(S)-PPD处理MCF-7细胞48 h后miRNA-19b相对表达量的变化;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30、50、80μmol/L 20(S)-PPD处理MCF-7细胞48 h对DNMT活性的影响。将MCF-7细胞分成瞬时转染miRNA阴性对照模拟物+空白培养液组、瞬时转染miRNA-19b模拟物+20(S)-PPD组、瞬时转染miRNA-19b模拟物+空白培养液组、瞬时转染miRNA阴性对照模拟物+20(S)-PPD组,real-time PCR检测4组细胞miRNA-19b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中TNF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20(S)-PPD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CF-7细胞的存活率。随着20(S)-PPD剂量的升高,miRNA-19b的表达量降低(P<0.05)。80μmol/L的20(S)-PPD可增强DNMT活性(P<0.05)。转染miRNA-19b模拟物后,miRNA-19b的表达量上升,TNFα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降低;而加入65μmol/L 20(S)-PPD后,miRNA-19b的表达下调,TNFα蛋白的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20(S)-PPD可能通过甲基化作用抑制miRNA-19b的表达,进而促进TNFα的表达,诱导MCF-7细胞凋亡。
杨晓艳覃熙媛李楠李楠罗志勇
关键词:MCF-7细胞20(S)-原人参二醇TNFΑ凋亡
熊去氧胆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茵栀黄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两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复常率和Child-pugh-Turcotte(CPT)评分改变。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和8周后γ-谷氨酸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和球蛋白(GLO)下降明显(P<0.05);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治疗4周时下降程度无差别(P>0.05),治疗8周时仍持续下降(16.3±7.2)U/L,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4周时2组肝功能各指标复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8周时治疗组γ-GT,AKP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8周时CPT评分变化无差别(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γ-GT,AKP和GLO水平,可能与其改善胆道损伤、解除淤胆而保护肝细胞有关。
王晓艳沈守荣李楠李予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
抑瘤基因NGX6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NGX6是一个结直肠癌候选抑瘤基因,其转录调控机制不明.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其启动子区,并构建NGX6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pGL3/Enhancer/1126.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区域具有强启动子活性.应用PromoterInspector program,FistEF,CpGplot和MatInspector Professional软件分析发现,NGX6基因转录调控区为一个不含TATA盒,而含有CAAT盒的GC富集区.凝胶迁移阻滞实验确定NGX6基因启动子区域具有Sp1特异性结合位点,Sp1特异性阻断剂光神霉素(mithramycin A)能明显抑制NGX6启动子的活性和NGX6基因的表达;封闭内源性Sp1能下调NGX6基因mRNA表达水平.
刘敏姬王晓艳沈守荣李楠张德才彭娅郭勤李桂源
关键词:NGX6转录调控启动子SPL
小鼠巨噬细胞S100A9//NF-κB//SAA3//miR-204环路在炎症相关性结肠癌发展中的作用
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结肠癌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55,000人死于结直肠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非可控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虽与经典腺瘤性结直肠癌相似,但其从发病伊始...
李楠
关键词:巨噬细胞S100A9NF-KB
文献传递
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对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对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52例肝肾综合征合并腹水的患者,根据是否行腹腔置管分为两组。其中腹腔置管进行持续腹水引流者28例;未行腹水引流,仅使用药物治疗组24例。两组患者均限制钠水摄入,给以护肝、输注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腹胀、食欲减退、尿量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静脉白蛋白用量、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患者治疗后尿量较治疗前增加了688mL/24h(P(0.01),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水平、血钠水平较治疗前得到了改善(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尿量增加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低血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患者尿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白蛋白用量和住院费用亦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白蛋白及电解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辅以基础治疗能有效增加肝肾综合征患者的尿量,减少腹水,改善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治疗肝肾综合症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李楠王晓艳沈守荣唐岸柳
关键词:腹腔置管持续引流肝肾综合征临床疗效
NGX6基因两转录本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癌胚抗原的关系(英文)
2010年
目的:探讨NGX6mRNA两种转录本NGX6-S和NGX6-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GX6-L和NGX6-S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短转录本NGX6-S的表达明显高于长转录本NGX6-L(P=0.008)。NGX6-S和NGX6-L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X6-S在Duke A,B和C三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在配对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Duke 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P=0.033)。NGX6-L在Duke A,B,C和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配对正常组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NGX6-S,NGX6-L的表达与血清CE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在结直肠癌中NGX6基因发挥抑瘤功能的主要形式是短转录本NGX6-S,其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相关。
苏峥王晓艳沈守荣王理李予李楠李曾
关键词:结直肠癌NGX6基因转录本癌胚抗原
湖南省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湖南省2013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的基本特征,为减少儿童死亡、保护儿童健康,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各市州2013年5 74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构成及死亡的特征,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湖南省各市州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差异。结果:1)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er-5 mortality rate,U5MR)为7.00‰;2)线性趋势卡方检验表明2002至2013年近10年内湖南省U5MR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3)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溺水所占比重最大,为13.35%,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肺炎及意外窒息,所占比重依次为12.65%,11.66%,10.82%和8.13%;4)卡方检验表明:2013年湖南省各市州U5MR存在差异(χ2=163.185,P<0.05)。结论:2013年湖南省U5MR较之前明显下降;2013年各市州U5MR存在差异;2013年湖南省城市与农村的U5MR也存在差异;2013年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溺水所占比重最大,肺炎所占比重是第4位。
李楠秦家碧杨芳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
中国男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表达与5年生存率相关性的Meta分析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中国男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与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依此来探讨提高中国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新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国内2000-20...
李楠杨芳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生存率预后评估
miR-126靶向调控IRS1,SLC7A5及TOM1基因抑制结肠癌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miR-12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在高密度人结肠癌组织芯片中研究miR-126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2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126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126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存在侵袭转移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下调尤为明显。miR-12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及结肠癌临床分期、Duke’s分期相关(P<0.05),且miR-126下调越明显,患者预后越差(P=0.025)。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的miR-126过表达SW480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显示结肠癌细胞中恢复miR-126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使其出现G1期阻滞并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miR-126可明显增强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RT-PCR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IRS1,SLC7A5及TOM1可能为miR-126在结肠癌中的靶基因。结论:miR-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且与结肠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为IRS1,SLC7A5及TOM1,miR-126有望成为结肠癌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李楠李夏雨黄铄沈守荣王晓艳
关键词:MIR-126结肠癌慢病毒转染靶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