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琼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法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况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任务驱动教学
  • 1篇任务驱动教学...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实训
  • 1篇驱动教学法
  • 1篇助产
  • 1篇课堂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学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机构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孙英
  • 3篇苏琼
  • 3篇戴竹君
  • 2篇李柳丽
  • 1篇冯敬华
  • 1篇张庆金
  • 1篇潘培芳
  • 1篇黄颖红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孕产妇1882例,分为干预组(952例)和对照组(930例)。干预组采用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体重指数、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了解助产士门诊服务、经常学习妊娠期知识、经常与其他孕产妇交流等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是一种全程连续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护理干预管理模式,可控制孕产妇体重,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
孙英潘培芳张庆金戴竹君苏琼
关键词:互联网妊娠并发症产后抑郁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CBL与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妇产科护理学为例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6个班的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法分为实验组(208人)和对照组(217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CBL与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并组织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CBL与PBL教学模式有利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规范操作。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学生临床能力各方面的评价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孙英李柳丽苏琼戴竹君黄颖红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以LDR产房模式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助产临床实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以LDR(Labor-Delivery-Recovery)产房模式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助产实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取86名、84名助产专业学生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实行以LDR产房模式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职业态度、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规范护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法提升沟通能力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助产实训中应用以LDR产房模式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水平,值得在产科带教中应用推广。
李柳丽冯敬华孙英苏琼戴竹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