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儿童
  • 9篇超声
  • 6篇远端
  • 6篇肱骨
  • 5篇超声检查
  • 4篇远端骨折
  • 4篇治疗儿童
  • 4篇骨骺
  • 3篇上骨折
  • 3篇桡骨远端
  • 3篇桡骨远端骨
  • 3篇桡骨远端骨折
  • 3篇肱骨远端
  • 3篇髁上骨折
  • 3篇关节
  • 3篇复位
  • 3篇闭合复位
  • 3篇创面
  • 2篇低氧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9篇陈小亮
  • 16篇沈先涛
  • 15篇李雄涛
  • 14篇张平
  • 12篇伍兴
  • 11篇周治国
  • 5篇夏敬冬
  • 3篇邵增务
  • 3篇杨述华
  • 3篇叶哲伟
  • 2篇吴星火
  • 2篇李俊
  • 1篇刘勇
  • 1篇唐玲华

传媒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骨科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8例行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的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10例;年龄(11.2±2.3)岁,范围在5.8~16.9岁。所有患儿术中采用3个标准切面(掌侧、背侧、冠状外侧)的超声图像辅助骨折复位。术后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MMWS)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骨折术后X线检查结果均显示获得解剖复位。58例患儿手术时间12~36 min,平均19.3 min;术中透视次数2~4次,平均2.3次。所有患儿均获随访,时间为13~28个月,平均21.9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未发生骨折再移位。末次随访时,患儿MMWS评分为85~100分,平均97.6分。其中,优56例,良2例。随访过程中,有4例患儿发生浅表针道感染,其中3例常规伤口换药恢复,1例拔除克氏针后自行好转,所有患儿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1例患儿在术后2年发生同侧桡骨远端再骨折。4例患儿桡骨短缩2.0~4.5 mm,平均短缩3.2 mm。术后未出现如缺血性坏死或者畸形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检查可用于辅助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复位。超声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对于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伍兴夏敬冬李雄涛陈小亮王思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骨骺超声检查
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前瞻性研究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足)跟骨关节内不同程度的骨折患者,Sanders分型:II型13例,III型14例...
刘建湘叶哲伟刘勇陈小亮马秀才杨述华邵增务
超声技术引导闭合穿针保护尺神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时利用超声技术探查尺神经的位置,以提高内侧穿针时尺神经安全性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科于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3例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了肱骨内侧穿针的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13岁,平均为(5.3±0.4)岁。GartlandⅡ型18例,GartlandⅢ型35例。患儿均无尺神经损伤,开放复位4例,闭合复位49例。对患儿骨折复位后进行了交叉穿针技术固定,术中使用超声引导内侧穿针,以避免尺神经损伤。记录术中神经血管的状态和并发症情况,观察患儿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超声观察术中、术后情况:术中尺神经和固定针的位置关系,术后有无尺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和表现。结果术中使用超声检查,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肘管解剖形态,尺神经能得到清楚的显示。屈肘10°时,患儿使尺神经在肘管内松弛,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骨折内侧穿针。术中没有病例发生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6.2±9)个月。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7~3.1个月,平均为(2.9±0.2)个月。结论目前在操作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但其可以准确地显示尺神经位置、引导穿针,可以有效地提高尺神经安全性,故我们认为超声技术是引导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时内侧穿针的有效工具。
周治国陈小亮李雄涛伍兴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尺骨骨折
负压辅助闭合系统在白血病患儿难愈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负压辅助闭合系统(SAC)在治疗白血病患儿难愈性溃疡创面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例创面溃疡经常规伤口换药难以治愈的白血病患儿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9岁,平均6.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创面位于大腿内侧5例,会阴部及肛周4例,足踝部3例,小腿2例,大腿外侧1例;溃疡创面大小为2 cm×3 cm~7 cm×5 cm,创面深度0.6~1.8 cm;15例创面均取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大肠埃希菌4例、克雷伯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未检测出细菌1例。血液内科行常规伤口换药平均26 d(11~36 d)无好转后转入骨科。创面均在严格清创后行SAC治疗,依据创面情况采用缝合、自体皮移植或继续SAC治疗,观察创面形态学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儿经SAC治疗后均可见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0例患儿经过1次SAC治疗创面可以直接缝合;5例患儿经过2次SAC治疗后,其中3例可以直接缝合,另2例将创面缩小后取自体皮移植后创面愈合。15例白血病患儿难愈性溃疡创面经SAC治疗后均愈合,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结论SAC可使深部创面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可缩小创面、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缝合或植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治疗白血病患儿难愈性溃疡创面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李雄涛沈先涛伍兴陈小亮周治国张平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清创
超声和关节造影辅助下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比较超声与关节造影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的30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20.7个月,年龄范围为10~38个月;患侧为左侧10例,右侧20例。将12例采用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的患儿作为Ⅰ组,将18例采用超声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的患儿作为Ⅱ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肘关节功能。末次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肘关节功能,按提携角减小角度进行外形评分,包括:①优,提携角减少范围为0°~5°;②良,提携角减小范围为6°~10°;③可,提携角减小范围为11°~15°;④差,提携角减小程度>15°。按屈伸功能减小的程度进行功能评分,包括:①优,屈伸功能减小范围为0°~5°;②良,屈伸功能减小范围为6°~10°;③可,屈伸功能减小范围为11°~15°;④差,屈伸功能减小>15°。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患侧、术前受伤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9~56个月。两组患儿在关节活动范围及Flynn功能评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术后提携角平均减少5.0°,Ⅱ组术后提携角平均减少2.2°,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有2例发生针移位,Ⅱ组有1例发生针移位,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有2例肘内翻,Ⅱ组有1例肘内翻,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骨折不愈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超声与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均可获得确切的疗效,�
伍兴夏敬冬李雄涛陈小亮王思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超声检查关节造影肱骨远端骨骺分离
超声对儿童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对儿童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婴幼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病例资料,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例患儿经X线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线,均报告为肘关节脱位不能排除,超声检查准确诊断为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并完全排除肘关节脱位,避免了误诊。远端骨骺向肱骨背侧滑移的"阶梯"征象及"尺骨鹰嘴消失征"为其特异性超声表现。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儿童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治国陈小亮李雄涛伍兴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肱骨骨骺损伤超声检查
超声在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估超声在疑似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急诊收治的131例疑似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儿童病例。急诊儿童骨科医师对疑似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儿童首先进行超声检查,再完成常规X线检查。两种检查结果均采用盲法。以X线为标准对照,评估超声在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证实55例尺桡骨远端骨折,其中桡骨远端骨折36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16例,尺骨远端骨折3例。超声检查对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1%和98.6%,准确性为96.2%,阳性预测值98.2%和阴性预测值94.7%。超声诊断阳性率与X线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P=0.371),超声诊断和X线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22,P <0.001)。超声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95%CI=0.917~1.000)。结论超声在诊断尺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超声是诊断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选择的诊断检查方式。
伍兴李雄涛夏敬冬陈小亮周治国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尺桡骨远端骨折超声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表现,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42例,回顾性分析患侧肘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与X片及健侧肘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观察到肱桡关节间嵌顿的环状韧带,并指导复位,其诊断的符合率达到100%。结论肘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桡骨小头半脱位,为成功复位提供影像学依据,避免漏诊及误诊。
陈小亮唐玲华周治国李雄涛张平沈先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桡骨小头半脱位儿童
超声检查在移位较小或没有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判断移位较小或没有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稳定性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35例移位较小或者没有移位的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岁7个月~11岁。我们对所有患儿均采用肘前部横切面及矢状切面超声检查来判断患儿软骨铰链是否存在:如软骨铰链存在则建议患儿行长臂石膏固定,1周后复查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如软骨铰链断裂则建议行经皮钢针内固定术,术后2~3周复查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如患儿软骨铰链断裂但又拒绝手术治疗,则行长臂石膏固定,5~7 d后复查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结果 对35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后发现其中11例患儿软骨铰链存在,24例患儿软骨铰链完全断裂。在软骨铰链完全断裂的24例患儿中有8例家长拒绝手术治疗,我们对这8例患儿行长臂石膏固定后发现其中2例患儿1周后骨折端发生移位,有3例患儿2~3周后骨折端发生移位。11例因软骨铰链存在行石膏固定的患儿及16例因软骨铰链断裂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骨折端均未发生移位,愈合良好。结论 超声检查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无需镇静,易于推广,是判断儿童移位较小或没有移位的肱骨外髁骨折稳定性的理想的检查方法。
李雄涛沈先涛伍兴陈小亮周治国张平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超声诊断稳定性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在预防小儿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JUC)预防肱骨远端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名患儿。所有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分别采用JUC或安慰剂喷洒克氏针针尾。无菌敷料包扎后行屈肘位石膏固定。术后4~6周拆除石膏,比较两组患儿针道感染率。结果JUC组克氏针针道感染率为1.25%,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安慰剂组感染率为10.0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JUC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术中使用JUC能有效预防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针道的感染,明显降低针道感染率。
沈先涛李雄涛陈小亮伍兴周治国张平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针道感染洁悠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