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天姝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获得性
  • 1篇电图
  • 1篇豆浆
  • 1篇性早熟
  • 1篇医用材料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生物医用
  • 1篇生物医用材料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 1篇评分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重症社区获得...
  • 1篇无力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

机构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翟天姝
  • 2篇詹庆元
  • 2篇吴小静
  • 1篇张立群
  • 1篇易丽
  • 1篇田丰
  • 1篇黄絮
  • 1篇夏金根
  • 1篇潘慧
  • 1篇黄琳娜
  • 1篇薛佳佳
  • 1篇顾思超
  • 1篇蔡莹
  • 1篇张祎

传媒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喝豆浆VS儿童性早熟
2017年
在内分泌科门诊,经常有家长问:“大夫,有新闻说多喝豆浆会引起性早熟,那我家孩子还能不能喝豆浆啊?”“我家孩子这么小就发育了,是不是因为每天喝豆浆喝得啊?”“我怀孕的时候常喝豆浆,是不是因为这个导致我家孩子性早熟了啊?”
翟天姝潘慧
关键词:儿童性早熟豆浆VS内分泌科孩子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危险因素及MRC肌力评分量表评分(MRC评分)与肌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7 d且进行MRC评分的患者,按照MRC评分分为ICU-AW组(MRC评分<48分)及非ICU-AW组(MRC评分≥48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相关危险因素、MRC评分、呼吸支持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肌电图检查结果、ICU-AW相关治疗、转归及ICU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ICU-AW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CU-AW患者MRC评分与肌电图的特征。结果最终共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ICU-AW组17例,非ICU-AW组43例。单变量分析显示,入ICU 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脑钠肽(BNP)、血尿素氮(BUN)及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在ICU-AW组与非ICU-AW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分):21(18,25)比18(15,22),SOFA评分(分):7(5,12)比5(3,8),BNP(ng/L):364.3(210.1,551.2)比160.1(66.8,357.8),BUN(mmol/L):9.9(6.2,17.0)比6.0(4.8,9.8),有创机械通气比例:88.2%比46.5%,均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17例ICU-AW患者平均MRC评分为(33±11)分,表现为肢体无力呈对称性,且以近端肢体无力为主。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ICU-AW患者神经传导检查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可有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检查提示运动单位电位(MUP)面积增加、时限延长及大量自发电位。预后评价显示,与非ICU-AW组相比,ICU-AW组中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更多(70.6%比11.6%),ICU住院时间更长(d:57±52比16±8),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也更多(58.8%比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CU-AW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入ICU 1 d内高APACHEⅡ、SOFA
冯会颖詹庆元詹庆元黄絮翟天姝夏金根易丽张祎吴小静黄琳娜
关键词:肌电图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用于组织再生修复替代的应用进展
2024年
聚氨酯材料由于分子结构可设计、性能可调控,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再生及替代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回顾了近年来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了聚氨酯的结构设计、合成制备、改性方法及聚氨酯在皮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等组织的再生修复及替代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并展望了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设计性能更加广泛可调的聚氨酯材料,以实现多重组织再生修复及替代提供参考。
孙源辛宇田丰张立群翟天姝薛佳佳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聚氨酯
免疫抑制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特点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合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确定其基础疾病与感染微生物的关系。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住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MICU)的11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免疫抑制患者的病原学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5例(54.6%),年龄(59.3±14.5)岁,入MICU时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为6.7±3.6,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ECHE)Ⅱ评分为19.4±6.8。60例(50%)患者最终好转出院。长期使用激素是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计算不同病原微生物在原发病是否累及肺部患者中的差异及院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99例(83.2%)患者检出阳性的病原学结果,混合感染发生率54.5%。位列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是肺孢子菌(55.6%)、巨细胞病毒(47.5%)和曲霉(23.2%)。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无基础肺部受累的患者发生肺孢子菌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有肺部受累的患者(64.3%vs 44.2%,P=0.046)。患者院内死亡与病原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相关(56.7%vs 33.9,P=0.013)。结论肺孢子菌和巨细胞病毒是ICU内免疫抑制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无肺部基础病变的患者肺孢子菌感染发生率更高。
吴小静顾思超蔡莹翟天姝詹庆元
关键词:免疫抑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肺孢子菌糖皮质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